诗评:杨林《地缝》,南鸥《如果我在这个冬天死去》
(2013-11-21 01:49:06)
标签:
诗歌诗评杨林南欧文化 |
分类: 《闲言碎语》随笔 |
《地缝》
真相是在放大之后,才引起共鸣的,
但这仅仅是感官的刺激,
万物在遥远里安静下来。
裂开,从心胸开始,
止于视听,止于被掩盖的流言,
以及不再惦念的感动。这深渊里的苍生,
如何让我心如止水?
茂密的植物沿着深壑爬行,流瀑跳下悬崖,
峭壁静默。我如蚂蚁小心翼翼,
攀岩你的幽鸣,如同潜泳自己的呼吸,
聆听孱弱的生命沉陷。
与你有相同的境遇,
无法飞翔,只在坚硬的内心凿开一条缝隙,
守着这一方美丽,将自己囚禁。
往下,往内,深入,
以天籁抵消世外的喧嚣。
作者通过看到的景象进行了一场意象转化。“茂密的植物”是苦难中的坚强奋斗,摆脱“深渊”——困境的人们,哪怕这条摆脱之路是一种艰难的缓慢的“爬行”。然而我们的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渺小的“蚂蚁”,除了怀着一颗怜悯之心,又无能为力。
《如果我在这个冬天死去》
如果我在这个冬天死去
谁会在我的坟头失忆;谁会折断手中
虚无的笔,谁会扯下天幕下的谎言
谁会折回一条河流的源头,闻鸡起舞
谁用会素白的菊花,打败记忆
修改时间的容颜
低矮的天空压迫着头顶
街道和房屋,在肥胖的阳光下变形
一块荒野的断碑是唯一的风景
不知道是风景命定了它,还是它
举起了天空。传说绵延千年
撞击着时间
其实,我在这个冬天死去
那是一万年前,我就牵着神明的衣角
流亡的人,辗转回到故乡
就像预设了千年的一次隐秘之旅
或将洗了又洗反复折叠的
灵魂,昼夜迁徙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