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去过的名山:华山、黄山

(2021-08-18 00:25:10)
分类: 旅行在路上

             我所去过的名山:华山、黄山

我的旅游系列:“大好河山(国内篇)”【3

掐指一算,中国名山我倒是去过几座的。不过五岳里我只去过西岳华山与北岳恒山,而"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我也爬过,那是真正的爬山,下山很没出息地是被人搀着下来的,八十年代还没有索道,真是一步步爬的哟!此外爬过(确切说是去过)的名山有峨眉山、莫干山、四明山、青城山、广西龙虎山、甘肃兴隆山。后两座山不太有名,故在此仅把地点告知一下而已。

下面是前些年去华山后写的感慨,这篇就写华山吧。

那年华山游感慨与小故事

     人在世上的位置不一定是能寻求得到的。在社会的坐标上定一

个点,往往是机遇、性格、背景的排列与组合的结果。怨尤是毫无意

义的。

作得最好的是:在这个位置上自己能达到尽可能的满足——知识

的满足、视野的满足、感受的满足、情感的满足……

     这个心境犹如我974月爬华山的一段经历。

     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好,怕妨碍别人(让别人照顾),尽管同事

怡等一再相邀,自己却坚决留了下来,住在半山腰的小旅馆里。然而,

我却得到以前从未得到的乐趣——静静欣赏一座山峰。

      窗口对着华山那座最主要(标志性的)山峰,眼望天色渐渐暗

下去时,华山主峰上的亭子、屋子随着天色的变幻而渐渐变幻着自己

的角色……

      天色开始暗时,小亭子、小屋子犹如舞台上的布景亭子和屋子;

天色再浓暗时,小亭子、小屋子犹如挂在山体上的盏盏小灯笼;当天

色暗到与山体成了浑黑的一片,小亭子、小屋子便成了天上一颗颗的

星星!

     文怡他们是参与竞争的人们,他们忙于爬山,顾不得观景;而

我,退出了竞争,故而有暇欣赏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不亦

乐乎!

这样的心态是平和而不是现在人们所说的那种/,我以为。

 

 

 我所去过的名山:华山、黄山

  【九十年代在华山】

以上是感受,下面说说这次华山游发生的小故事:

11997年春在西安美术学院开会,临了会务处买不到大家的及时回程票,于是我就撺掇着大伙儿趁等票的这几天到华山去玩一趟,我的计谋成功。

我们这一伙人当中有广州美院的几位老广。其中的一位,特别爱吃。大约数天没有吃到鱼了吧,在华山脚下的一个小馆子里见到菜单上写着“清蒸鱼”,就迫不及待地首先点了这个菜。

   蒸鱼端上来了,他老人家又迫不及待地首先伸箸搛鱼。

   意想不到的是,他刚把鱼肉放进嘴,立马又吐了出来。

  还没等人问呢,我们这些人都一 一把嘴里的鱼肉吐了出来,且异口同声地抱怨道:“这么腥气!”

   现在想来,这大约不会是做法上的原因,主要还是那个小地方是北方的山区,没有鱼市,难以买到新鲜的活鱼,就把鱼事先杀了放在冰箱里到时候应付吃客所致。

    “鸡吃叫、鱼吃跳”,老话一点不假。

 

2】同事文怡和她一起爬山的同伴们第二天下山来到我住了一宿的这个小旅社里,与我会合。

     文怡跟我一见面就嚷嚷道:哦哟,幸亏你没有去!你去了吃不消不讲,那个

山的险峻呀,你看了吓要吓个半死!

     于是,她悄悄跟我讲了个趣事:

      她和一众人夜爬华山,胆子够大的的吧?但在她说来是胆子小才夜爬华山——华山的海拔高,上山的路凶险处近乎垂直,白天爬山,眼睁睁看得见的是一条艰险的上山路,两边万丈深渊,免不得心惊胆战、腿发软。夜里山路虽依然险,但四周都是一片浑然的黑乎乎,所以只要全神贯注拉着铁链爬,看不到万丈深渊倒不那么怕人了。

     她说的我信,因为我有体会:八十年代我爬上黄山某山头的第二天,清晨我没有跟大家去看日出而是一个人在宾馆周围转转,倒也觉得满清静的,浓雾中的树林若影若现,有点儿像我住过的孤山冬季有雾的味道。我沿着小路悠悠然地走着,没想到忽地一阵大风,吹散了浓雾,眼面前突兀出现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而我脚下的小径变成了绝壁边,再向前走上一步我就要粉身碎骨了!我腿一软,不由自主地就坐在悬崖边,好一会儿才颤颤巍巍地站起来,逃离回宾馆。



    我所去过的名山:华山、黄山

      【八十年代在黄山】


     文怡告诉我,他们先是傍晚爬了一段山路先到某宾馆歇息了几小时,然后深夜向山顶爬行,争取赶在日出之前到山峰。她说山势陡峭,那华山一条路的最险处的角度都大于45度角了,爬山的人们恨不能贴着地爬行。一路上少有人说话,只听得前方人后头人爬行时吁吁的喘气声。

    他们一行人好不容易到了山顶,各人找山边最好的观日出的位置等待佳景。她看到身后那位四川美院的年轻人落在离她有好几步远之外,以为他没能占到好位置,便往边上挤了挤,留出人群中的一个空档并招呼他:上来呀,我给你弄了个好位置!

     但那小青年并没有前挪动脚步。文怡于是又招呼了一声:你倒是挤过来呀,不然在人背后你就看不到日出了!

     终于,那青年回了一句话,仅三个字:娃儿小!

     这三个字同去的一伙人都听到了,先是愣了愣,随后同时哄笑起来。文怡听不

懂这四川话的儿小三个字怎会招得众人如此好笑,就向身边四川美院的人问个究竟。

听了她也呵呵笑了起来。

原来,这位教授的儿子去年结婚,今年喜得一子。他说娃儿小的意思是:孩子还小,为看日出他万一有个闪失,掉到山下不幸亡故,丢下娇妻小儿难以度日……为了保险起见,他宁愿看不到日出。

贤夫慈父啊!


我所去过的名山:华山、黄山
中间(左五)穿西装的那位是“娃儿小”,左七是我,后一排左一是文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