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喜欢恃才傲物的男生·男女同学之间【青春·当年照片】

(2010-04-24 17:49:53)
标签:

校园

我17岁的水彩

我是黑板报主编

为难我的男生

全体送我

分类: 逝水年华、我家老照片里的故事

        不喜欢恃才傲物的男生——男女同学之间

在我看过的有数的几部韩剧中,无疑,《冬季恋歌》是我最喜欢的。不仅是因为剧中的男女主角摸样儿靓丽,还因为它让我回想起高中时代,学生会、广播室、墙报、黑板报……回忆青春

 

   63年我考进了高中。这所高中位于宝石山山麓。

  从新学校校门入口,一边是并列的两幢教学楼,通向高坡校区的另一边却被一排绿树下数块并列的黑板挡住了视野。

  并列着的黑板有十来块,组成了学校的黑板报阵地,是学校当年唯一可视的“宣传媒体”,也是各个年级选拔出来的同学们在此展示文章、美术、书法才艺的场地。

  从普通初中考上来的我,一进校门就被这阵势慑住了——在初中,我们只有两块黑板可以操作,不仅没有这里的多更没有这里的考究。这里,十几块紧挨着的黑板阵列的上方,被细心地安上了小巧的遮雨棚,不但可以让同学们在雨天里观看,还可以让用粉笔辛苦写上的字与图案不至于马上被雨水冲刷掉。

 

  没想到进这个学校还不到三个月,学生会就把这个重要阵地让我全权负责了。我成了黑板报的主编,负责审稿、确立每一期的主题、设计所有的版面(应该说“板面”)、组织“手下”的同学抄写与美化。

  突然被委以重任,对我这样刚进来的新生,自己也觉得突然。后来想想,大概是我在入学后不久,在外语墙报的竞赛中,我们班的墙报经由层层筛选得到全校第一名的缘故吧。获奖墙报是我负责的:审稿、美术设计与制作

  我,一个高一的女生,“领导”学校的这些才子才女们出每半个月一期的黑板报,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也不是全然没底,至少初中期间的黑板报我搞过,这里不过是“版面”扩大了而已。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刚“走马上任”,业务上没有碰到为难的地方,搁浅却搁在人事这一块

  不是出在抄写黑板报的两个女生那里。其中担当主要抄写的女生,是美丽聪明的魏娜,跟我同班,不仅数理化成绩好,还能写得一手漂亮的瘦金体,这种字体是黑板报最好的板书字体。

  是那个负责黑板报美化的男同学S不配合,高二的

  没想到会是他为难我。

 

  说起来,我虽进这个学校才三个月,对于他我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因为我们同在一个美术小组。

  他的绘画水平显然跟我们不是一个档次,比我们这几个画得要好得多、老练得多。他的每一张素描和每一幅水彩,都会得到我们美术小组七八个同学的惊呼——后来我才悟出,人家那时就锁定了目标,毕业后考美术学院

  而我,除了小学四年级在市少年宫美术小组学过一个暑假后,就根本没有按正规的途径学画,一有空只是涂抹我所爱的那些美女伯爵小姐、古代仕女还有骄傲的公主。虽然父母学的专业都是绘画,但我十岁后父亲戴上了右派帽子而母亲卧病在床,谁都没有心思来照管我画什么,应该从哪方面规范、怎么画。

  好在我身上多少还有遗传的艺术细胞,再说又是在美术学院的环境中长大,到了高中的这个美术小组我也不怯场。六、七年不画水彩静物与风景了,一上手跟着他们画,竟得到了美术老师的称赞,说我的画风不拘谨,像男孩子画的。当然,老师也指出了缺点,说细节处该深入的地方处理得不够细致

http://s2/bmiddle/49f4229eh84f68ebda3b1&690

         十七岁所画·孤山上的秋树(背景是西湖)

 

 

  我想当然地以为我与S同学应该是熟人了,至少比其他同学熟吧,所以我想吩咐他画第一块黑板报的主题报头,他应该配合我的。

  哪知,他只按照我的要求画了一期主题报头,下一期他就“罢工”不来了。天哪,过两天就要是元旦了,是很重要的一期呢!

  第二天继续出前一天没有出完的黑板报,整个下午我等他来着。我们每一期黑板报大约分两天才能完成,分两个下午的课外活动的时间里出。冬至前后,天色黑得早,再迟就看不清、不能画了。当我终于明白这个下午他不会再出现时,就毅然决然地自己拿起彩色粉笔在头一块黑板上画了起来——匆促了点,在图案资料书里选的不是最中意的题头(我记得,画的是一只报晓的红色公鸡,预祝新年开始得好),但画得还不错,还有点卡通味道,可以及格,虽然我知道比不上S同学画的

  过后,S同学碰到了我,他不提起画报头的事,我也不提。他甚至连一句抱歉的话都没有,哪怕是扯个谎呢,也算是表示善意吧,但没有。

  我这下子彻底明白了,他是故意不来,是要为难我,原因只有一个:这个美术小组的大才子怎么愿意按低自己一届的女生的吩咐去做呢!

  为难我?

  我还从来没怕过谁为难呢

  大约,他是想我去求他,但我是绝对不会低三下四地去求他的!

 我,李其容,从小到大在周围还没有服过谁呢,现在,要我去服一个人,尤其是男生,那么他应具有的不仅是才学,而且要有很不一般的秉性。在我的心目中,具有不一般秉性的男孩应该是阳光的、谦和的而不是阴暗的、计较的。在初中时,我就在练习本上悄悄地摘录了一段文句,那是从苏联小说《我的女儿》里摘录下来的——

……为他的可爱的谦虚,心地纯洁和热诚。他没有一点儿男孩子的傲慢,没有一点儿吹嘘。“萨沙要比大家都好!他所以比大家好,是因为他自己甚至不知道他是多么地好。”

 

我对这样恃才傲物、在关键时“拿”人一把的男生充满了鄙夷。

 

到了再出下一期的时候,我心里已经有了谱,很早就开始准备了。

这一期的主题是宣传大庆精神,石油的大庆。这次我有时间了,我要准备一期不俗的题头

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张速写,井架的速写,于是,我就把它放大、用褐色的粉笔画在了第一块黑板上,线条熟练而流畅,效果不错。

老师同学交口称赞,魏娜也鼓励我。我信心倍增:哪怕S同学以后期期都不来,我都不怯,大不了就是每期报头不会太引人注目罢了,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后来他竟然来了,每次都会简单地问我一下主题,然后自己去找资料画报头。自然,有了他的画作报头,我们的黑板报应该说办得更加出色了

 

来(二十年后),我们当年同在美术组的另一女同学昭光告诉我,在我刚刚进了美术小组之后,一次她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听到小组的这些男生议论过我,主要的议论者还是S同学。这几个男生背对着开着的门,坐在那里边画静物素描边说话,没有留意昭光来到了门口,更不曾知道他们的议论已被昭光听了去,并会在二十年后告诉我——那个为难我的S同学对我的评价是相当好的。然而,即便是他评价得再好,我也永远去不了对他的反感

 

  不过即便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我和S同学的关系处得还是很正常的,我并没有把这种鄙夷放到跟他后来的相处中。他和学生会的另几个男生跟我相处得应该说都不错,一次——

 

  那时,每年我们都要抽出几个星期下乡支农。支农期间,师生们就住在郊区的农村。画报头为难我的“事件”发生的该年秋天,我们去了郊区帮农民秋收。此时他们已经是高三生了,我则升了高二

在下乡劳动中,搞宣传就没有那十几块黑板报作载体了,我们搞的是油印,要随时把好人好事、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的事迹写下来,编成“快报”一样的形式,油印出来,像传单似地发给大家。油印的形式在十几年前的学校里很普遍,那时没有电脑打印机,学校出考卷什么的就靠油印。

油印印刷的工具视学校的设备有简陋的也有精良一些的,但油印前的程序却都是一样——都要在一条窄窄的钢板上覆好蜡纸用钢针笔刻出来。这道程序,我们的“行话”叫作“刻蜡纸”。

 

作为校黑板报的主编,编“快报”亦是我责无旁贷的事情。这天的白天,我已经把看过的稿子交给前来取稿的某高三同学,但晚上老师通知我,要我去队部,说是我改过的稿子有好多处他们弄不明白,非要我去处理不可

 

我拿着手电筒,哆哆嗦嗦地在有坟地的田块中前行。有时,还不得不走那种极窄极窄的田埕,那种两旁是水田的田埕。这样的窄路,就是白天我也保不齐是否会不当心脚一崴扑倒在水田里,更别说在漆黑漆黑的夜里了,真是得一百二十万分地留神啊。

这还不算最为难我的,最让我头皮发炸的是我的手电筒的电光会忽然扫到路边的某个长满青草的坟头,我那颗心啊,吓得都快蹦出来了。

当我好不容易走进队部所在的村子,村口的几只大小不一的凶狗便齐声向我狺狺狂吠起来,此刻我头皮炸得都快麻木了,却又不敢跑,生怕那些狗会撵来——这点常识我还是有的。  那座队部的木屋终于呈现在我面前,我简直是要扑到那门上了。

当我揣着那颗别别跳动的心终于来到楼上队部办公室,却发现他们(其中包括S同学)并不特别需要我干什么,稿子没问题。

只是要我刻蜡纸而已。蜡纸么,谁都可以刻的呀,这批捉狭鬼,无端地非让我“冒着生命危险”,摸黑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可真……但我不好耍脾气,要知道我搞黑板报还是得借助他们帮忙呢

 

他们在忙乱中给我让座,不留神推倒了一把椅子,“咚”的一声。隔了仅半分钟的时间,却从倒下椅子的楼板处,传出连续“咚咚咚”的几声,声音是从楼板下发出的,是有人用什么棍子在猛烈地撞击这楼板呢。

男生们面面相觑,不知谁小声对我说:“坏了,楼下住的是我们班的女同学。”

 

 刻完蜡纸我要走了,不过我要求他们随便派哪位送送我,我实在怕。

 看得出他们都乐意送我,但他们推搡着,谁都不好意思单独送我。结果是他们大伙儿全体送我,四个男生。

  我记得回去的那个黑夜,路不再黑了,因为连俺自己共有五条手电筒的光照在我前方。

 

  返校后的第一天,早操后,我碰上他们高三班的某个女生。因为我平时跟她满熟,就冲她和善地笑笑,不料她却白了我一眼,出言不逊:“你别在我面前抛媚眼!”

 

 若干年后,等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后,我已经知道那男生当时为什么“拿”我一把,也明白那些女生为什么杵棍子和对我说不友好的话了。我更觉得那些同学很没意思。友谊、真诚,在青年男女之间真是那么难吗?

 

 

 



             http://s9/bmiddle/49f4229eh84f68fb54f28&690

                          荷池边

      



                     http://s5/middle/49f4229eh84f690a9b124&690

                                   湖畔·弯弯的小树旁

 

 

                       http://s4/bmiddle/49f4229eh84f6af3f49d3&690  

                        十六岁那年夏天所摄·过了三个月我当上“主编大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