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9张数码翻拍油画俄罗斯游记故居 |
分类: 说不尽的俄罗斯[照片与文章] |
过了一个漫漫的夏天,从9月份到来年的5月,托尔斯泰便进入了写作时期的有规律的生活。他每天都是工作,既没有假日,也没有休息日,甚至在患病期间也在工作。他并不期待灵感。
那么,在工作阶段的托尔斯泰是怎么度过一天的呢?
每天早上八点多钟以后,托尔斯泰出现在卧室门口。这时的他,套着睡衣,大胡须乱蓬蓬的。大概是衣冠不整有些窘吧,此刻见到了孩子们请安,也不过是匆忙勉强地点点头而已,孩子们便以为:“爸爸在洗漱之前心情不佳。”
他很快下了楼,从高罐子里弄出了水,在盆里洗脸,嘴鼻还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
托尔斯泰时代洗漱用的高水罐和脸盆,让我想起了电影《简·爱》里的盥洗用具。可能,他们同属一个时代。
当他洗漱完毕、换好衣服,便开始了早晨的例行散步。散步的时间不长,近一个小时光景。
然后,他精神抖擞地回到居所。托尔斯泰每天的早茶是和家人们一起喝的,并且还和家人们进行很活跃的交谈。尔后,他以“必须工作”的短语打断交谈,端着热乎乎的浓茶,走进书房。托尔斯泰晚年工作的书房在这里。书房并不大,充其量也只有十来个平方米。他从前在楼下的书房要比这间大些,但也很简陋。在那间四壁挂着农具、有着栱形天花板的书房里,他写出了《战争与和平》等煌煌巨著。陋室出巨著。
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对东方哲学和东方人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瞧,在墙上的书搁板上,不仅放置了一套多卷本的俄文百科全书,还立着两本英译本的老子《道德经》。在书内,随处有托尔斯泰潜心写下的大量译文和解释。
小小的书房一角横陈着黑革长沙发,工作累了,他会在这里躺躺。晚年的托尔斯泰也经常坐在那里接待重要的客人。
约莫下午三点多钟,当托尔斯泰连续伏案数小时之后,便要出去走走。去附近作超过两小时的散步或者是骑马,是他“走走”的方式。大路是他爱去的地方,他常半开玩笑地自称这是到“上流社会”去,或者叫作是在涅瓦大街(彼得堡最著名的繁华大街)上漫步。
现在变得冷落的大路曾经是条热闹的古驿道,是俄罗斯通往乌克兰、克里木与黑海沿岸的“莫斯科-基辅大道”。在那个时代,路上不仅有南来北往的邮车、驿站的三套马车,徒步去各修道院的男女朝圣者也特别多。
庄园前的大路
他随身带着银怀表、铅笔和记事本,还有钱袋。他总不令向他乞讨的穷人失望。他喜欢与过路的朝圣者交谈。朝圣者们讲述的传说与故事则是他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
托尔斯泰欣赏生活中的一切美,因此,他爱鲜花。宅前的花圃里种有五颜六色的鲜花,令他喜悦。托尔斯泰在信中曾写道:“花园是多美丽啊。坐在靠花园的窗口——心情愉快又平静。”散步归来,他会把从野外顺便采摘来的鲜花送给夫人或女儿。
下午五时,全家人又聚在一起,在仆人们的伺候下共进午餐。此时,一家之长托尔斯泰会兴致勃勃地谈一天的感受。
饭后他不工作了,或是与来客交谈,或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下棋、玩牌、弹钢琴,有时亦在此朗读他的最新作品,其乐融融,无以言表。
晚上十时,家人们又在餐厅里喝茶。餐桌上摆着俄式茶炊。想当年,茶炊里“咕嘟咕嘟”煮着开水,坐在茶炊边的女主人一次又一次地起身把热开水斟在各位的咖啡杯里。
在托尔斯泰的家里,餐厅何其重要!
他热爱音乐,音乐能吸引他、控制他。音乐对他的影响会如此之大,以至于他写作时不能听到一丝儿的琴声,哪怕是隔了几重门也不行。否则,他便会分心、无心写作。
到了夜里一时左右,托尔斯泰要就寝了。在这张床上,他要躺八小时。
他对饮食、衣着不讲究,同样,他也抨击家具陈设的豪华。他认为,过于舒适的家具对人的精神与肌体有腐蚀作用。他拒绝使用弹簧床,甚至不喜欢柔软的被褥。
托翁的小床——可见人所需的不一定是奢侈
托尔斯泰对自己不能满足穷人的许多求援而深感自责。他觉得自己与自己的家庭较之农民来说是过于奢侈了。他的生活更俭朴了,1884年起,他不再吃荤,经常象庄稼汉一样在田里劳作。他还要求家庭节俭,由此,与妻子开始产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