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媒体将其冠以“山谷中的小布达拉宫”之称,我觉得说它是布达拉实在是牵强了些,倒多少有点儿贵州西江苗寨的感觉,只是比千户苗寨规模小了太多,仅几十户人家,一个姓。
上次来是多年前的一个春天,眼前的景致正是诗中所说的“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这个初秋再来,虽桃花不再,却更凸显群山绿树之中镶嵌着的黛瓦青砖民居合院。村还是那个村,只是当年感受到的几百年不曾变宁静已被旅游开发和影视拍摄打破,几乎家家户户也都开起了客栈。
爨 cuàn 音“篡”
,《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爨,齐谓之炊爨。臼,象持甑;冂,象炊门口;廾,推林纳火。”
本意为烧火做饭。同时,这也是一个姓,东晋经南北朝至唐天宝年间这四百多年里爨氏曾一直统治云南(包括今贵州和四川的部分县市)。
走进爨底下村,随处可以看到这个写法复杂的字。其实拆解起来也容易记: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大火烧林越烧越旺。
这叫“ 托福”。
扯远点儿,TOEFL,字面意思是“以英语作为外语的考试”,咱们给起了“托福”这么个吉祥的名字;再有那个雅思----“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
给按上了“雅思”
这么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又是高雅优雅文雅,又有思索思考思想,听着就有文化。
村民是热情的,也是忙碌的。天冷之前,这里的农家乐每个周末都会接待不少驱车几小时翻山越岭而来的客人。
倒是村里的狗悠然依旧,不似城里的狗,见了外人来,要么惊乍,冲你一阵阵狂呔;要么热情过头,恨不得围着转圈转到你头晕。这儿的狗,你走过去,它不多看你一眼;你走过来,它不会停下自己的活动,兀自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你继续搞你的旅游开发,我接着过我的悠然日子。这种淡定,倒与小山村世外桃源泉的环境是极合拍的。
而尽管商业气息已浓,红灯笼与新道具随处可见,但古老的门窗和斑驳的石墙,仍足以让我触摸到古村几百年来历经的繁华与沧桑。庙宇宗祠里的香火与随处依稀可辨的标语口号更是串起了历史,绵延了岁月。
古村不光吸引来了游客,还有很多写生作画的人。

房爷贵庚?
只恨自己肚里墨水不多,触景生不出即此羡闲逸的更多感叹,亦写不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种有画面感的诗文,哪怕一句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大白话。只好把文章收尾,另帖几幅图片与大家共赏。
PS:爨底下村简介 http://baike.baidu.com/view/509635.htm?fromId=3578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