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口水上长城全长1704米,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水上长城,其跨河墙长100余米。



水上长城位于辽宁省绥中县,始建于北齐(公元479-502年),扩建于明初1381年。过去,这里是重要的军事关口,如今,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百余米的九江河上,铺就7000平方米的过水条石,俱为纵行铺砌,边缘与桥墩周围,均用铁水浇注成银锭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片石”。

1644年李自成与吴三桂所引清军曾在这里展开“一片石之战”,最终以清兵获胜宣告结束。

如今这里早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眼前的一切,很难让人与那场鏖战联系在一起。
我这不是冷,是实在太热了,去的那天,赶上了这里少有的高温天,太阳晒在身上烫得只能用披肩来隔热。
九门口一带军事防御设施密集、完备。两敌楼之间相距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围内,有敌楼12座,哨楼4座,战台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布局相当严密。
旅游带动周边经济,附近村民把自家果树结的果拿出来卖,树叶和花则做成遮阳帽子。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但是毕竟长城只是一堵墙,是一个固定的作战平台,而入侵的军队是一个移动的作战机器。我们都知道,决定战争的首要因素是人而不是物,不管是长城还是马其诺防线,最终,都失去了本初的作用。
从烽火台向外望,眼前浮现起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片断----康熙感叹:“长城!长城是个梦、是空的、是个无用之物,顶多是个摆设!长城啊长城,自秦始皇开创长城仅两世就垮了,大明朝怎么样啊?他们用了百年之功、万人之力,没有挡住我大清入关、江山易主!朕要以王道治天下。你们记着,从今天起,停建所有的城墙关隘!并诏知后世,凡大清国君,当持王道、取民心、练兵马,永不筑长城!”

历史的车轮又向前了三百多年,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早已化千年干戈为玉帛;而这项伟大工程也已经由防御工事转化为人类文化的财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长城,让人不断警醒,这才是它存在的最大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