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兮何智,子兮何忠,留一门千古美名。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位非常著名的母亲:有为了让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三迁其居的孟母,有为激励孩子奋勇杀敌精忠报国而刺字的岳母,有画荻教子最终成就一代文豪的欧母,还有耿直忠义视死如归的陵母。
距燕子楼不远,便是汉代开国名将安国侯王陵的母亲长眠之地 。
http://www.china-fun.net/cjimage/20071029163920.jpg
王陵母墓是一座占地200平方米左右的堆土墓葬,墓高出地面4米。墓地设有汉白玉墓碑、花岗岩牌坊和青石平台,周围松柏苍翠,象征着王母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当刘邦很小的时候,他与母亲曾一度落难,是王陵的母亲曹梦云收留了他们,并让王陵像对待亲弟弟一样对待刘邦。如果没有当年王陵母亲的善待,也许今天的历史又要改写了。
后来,王陵辅佐情同手足的刘邦打天下。霸王项羽深知王陵是个天才,不得此人难胜刘邦。于是,定了一条“诱陵妙计”。他派人把王陵母亲“请”到自己宫中,希望她写信让王陵归顺楚军。但深明大义,视死如归的陵母却在给自己儿子的信中嘱附他不要有后顾之忧,好好帮刘邦打天下,并当着项羽的面拔剑自刎。
项羽对此非常气恼,派人把王陵母亲的尸体抬到城外,在大铁锅里煮了三天三夜,然后把大铁锅反过来扣在她尸骨上,想叫王家永远不能见到天日。徐州百姓对王陵母亲的气节十分崇敬,偷偷在扣着她尸骨的铁锅上加了许多土,堆成一个土丘,这就是最初的王陵母墓。
刘邦打败项羽后,王陵回到徐州。他走出南门就跪倒在地,爬了两里多路来到母亲墓前痛哭,后人在王陵爬过的地方修了一条路,这条路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至今仍叫王陵路。

http://sqtg.cnxz.com.cn/dscb/res/1/20080724/78271216858393937.jpg
http://www.ryb.com.cn/blog/attachment/200909/26/19973_1253959532eLjn.jpg
王陵母亲的耿直忠义、视死如归名垂史册。她誓不投敌英勇就义的故事,不仅被记载在《汉书》中,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有表现,而京剧《陵母伏剑》,讲的也是这个故事,但编剧也许觉得不忍,改变了“烹陵母”的情节,代以项羽厚葬。
伟大的母亲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据《汉书》记载,王陵为人豪爽,敢于直言,这种耿直磊落的性格,显然来自母亲的教诲和激励。王陵一直谨遵母亲遗言,忠心辅佐汉室。刘邦平定天下后,王陵被封为安国侯,任右丞相。刘邦及孝惠帝死后,吕后想封吕氏子侄为王,去征求王陵的意见。王陵断然回答不行,吕后非常气愤,于是佯迁王陵为太傅,实际用意是夺去王陵的相权。王陵识破吕后的阴谋,从此托病辞官,杜门不出,绝不与吕后同流合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