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到常去的一家按摩店做足疗,每次去那里,我几乎都会点同一个技师的钟。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技术不错,由于总找他来给我做,我们已经比较熟了,之前也曾和他聊过多次,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也知道了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以后自己开个店,从足疗和按摩开始,然后一步步做大,最好能够做到洗浴,足疗,康乐,餐饮于一体。“就象我们昆明的那个XXX一样。”他说。
足疗时,我顺手按下了电视遥控器,看看有什么新闻。CCTV2正在放《经济半小时》,话题是富士康的第十跳。我注意到这个小伙子很认真地在听,于是对他说:“我可以斜着坐,这样你也能看到了”。小伙子有点儿不好意思,连连说:“不用,不用”,然后对我说“我以前就在富士康干过。”
我问他:“你在富士康时感到压力大吗?你觉得在富士康这个环境下这么多人自杀,正常吗?”
他说:“我刚从老家出来时,先是去的深圳,就在富士康,我老乡给我介绍的。那时候我一个月工资800,每天规定的工作时间是10个小时,10小时以外,是计时加班,每天要加两小时,每个月差不多加20天左右”。
“必须加班吗?能不能不加?”我问。
“只有加班才有全勤奖,全勤奖是一个月80块钱,而且加班的这两个小时,每小时有三块五。可是你要是不加班,就连800块的基本工资也拿不全。”
“也就是说,如果按要求,每天加两小时,每月加20天,你一个月能拿到800加80,再加每天加班的7块钱乘以20天,880加上140,一个月能拿1020是吧?” 我快速算了一下。
“说是这么说,但是我从来也没拿过一千块钱,工作时随便就会找你问题扣钱。”
我问他“以你这么壮的身体,你觉得工作强度怎么样?累吗?”
“怎么不累呢,干活是计时的,不是计件的,所以公司要你不停地干活。而且管理层一层一层的,有好多人盯着你,因为是流水线上干活,一点儿也不能停,要是你这边停一下了,后面都会积一大堆东西的,下面线上的人也得等着你。我干了几个月,觉得太累太压抑了,受不了了,就辞职了。如果我不离开那里,估计我也会自杀的。”
这时电视上正在放着富士康宽敞的员工宿舍和各种康乐设施。我问他:“你在富士康时公司包住吗?”
“不包,管理人员才有宿舍呢。为了省钱,我们三个人一起租了一间房子,就这么很小很小一间房子,房费平均还要一个人一百五。我们在房子中间做饭,每天在流水线前低头工作十几个小时,下了班再去菜场买最便宜的菜,还要讨价还价,我真的好累啊。”
因为认识这小伙子已经有段时间了,印象中他一直是特别能吃苦耐劳的,为了能早日拥有自己的小足疗店,他下了班后还要再去别处打工。这么一个结实的大小伙子在富士康时都觉得太累了,那一定真是太累了。
“后来我到了XX公司。”他接着说,那里还不错,比富士康挣得多,而且也没这么累,还是计件工作制,你做得多了就拿钱多,做得少了就拿钱少,自己觉得累了可以稍微动一下,去个厕所什么的,不象富士康,你要一刻不停地做,因为富士康是计时的。”
“那你后来是怎么想到学习按摩的呢?”我又问。
“离开XX公司后,听说温州钱好挣,我就到了温州了,我是做码货的,七十斤一箱的备件,扛到集装箱里垒起来,一小时给18块钱,我想反正我有的是力气,18块钱的工资很高的,出来打工不就是为了多挣钱嘛,所以我就留在那里做了。可是要把七十斤的东西,不停地扛到高处垒起来码好,不容易的。因为是计时工作,不能停,不然人家讲你偷懒,而且集装箱里特别闷,夏天的温州本来就很潮湿很热的,我有一次,干了十个小时,回到家,头都要炸了,吐了半天,我觉得,再干下去要没命了。不能再光卖力气了,要有些技术,所以我就开始留意,发现很多城里人都很注重保健的,我就去学了按摩。至少这是一个技术,不用再象以前那样卖苦力了。”
这篇文章如果这样戛然而止,好象不甚完整,似乎应该有些点评之类的才不算是篇流水帐。但是我相信你看完了我和他的谈话,会比通过媒体的报导更直接地了解富士康和许多同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的真实工作生活和想法,无需我多此一举地再点评了。
富士康的悲剧不像媒体所报道的血汗工厂这么简单,我们完全忽略了富士康背后的黑手——苹果电脑,其实它才是真正的元凶。苹果操纵了富士康的命脉,而类同苹果的其他海外产业资本也同样操纵了像中国富士康一样的千千万万的代工厂的命脉。富士康事件不是富士康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中国所有代工企业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