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地处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 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九曲溪:
从天游峰俯看九曲溪
玉女峰
自然博物馆旁的山上山下全是猴子,而山中也不时能见到各种蛇出没。
下梅古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县志里载,康熙年间,武夷茶市集下梅,旺季时来来往往的竹筏有三百多艘。直到咸丰道光年间,才慢慢移至交通更为便利的赤石。赤石村靠近武夷山风景区,已是近朱者赤,不复往昔,可下梅还藏在不远的山里,留存着前朝的风韵。
每座民居的大门都有精美的砖雕装饰,融人物、花鸟、山水、器皿于一体,人物逼真,环境亲和,蕴意深刻。
当年,福建、山西商人联手在下梅村开辟了中国另外一条“万里茶路”,一直延伸至中俄边境的贸易城———恰克图,让下梅成为武夷山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流入梅溪的当溪划村而过,将村一分为二,是为了茶市而规划修建的人工运河。当溪两岸,有南北二街,溪畔设弧形靠栏,可坐可倚,古时更被称为“美人靠”。据悉下梅成为茶市时,下梅男人多外出经营茶叶,家中的妻子傍晚时分便会依河栏眺望下游船只。为此,邹氏沿河修建了弧形长椅,让夫人靠椅望夫。
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美人靠”。成了村民歇息谈天说地的地方,大家有空就到这儿坐坐靠靠,村民们就叫它“每人靠”,当溪水比起过去虽然浅了许多,但许多迷人的故事却源远流长,可以遥想到当年梅溪水运之路的热闹,下梅街市的繁华,也可以感觉出当溪小码头挤满了进进出出的茶商,米贩,生意人,一座座小巧的木拱桥横在当溪上,正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