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2024-02-19 21:53:53)
标签:

文化

旅游

历史

教育

健康

分类: 国内旅行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良渚文化玉琮(Cóng)内圆外方筒型玉器,古代人们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仰韶文化,陶盆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下图: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上图: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上图:仰韶文化,涡纹彩陶罐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仰韶文化,鹰形陶鼎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仰韶文化,舞蹈纹彩陶盆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国家博物馆文物:远古时期(4)

仰韶文化,
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距今八九千年的贾湖文化。 

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

中国的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这时的陶器是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掺杂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细泥彩陶具有独特造型,表面呈红色,表里磨光,还有美丽的图案,是当时最闻名的。细泥陶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西安市半坡村发掘的彩陶盘也是属于仰韶文化的产品。


良渚文化
是距今5300—4000年前后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24]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良渚,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命名为“良渚文化”。 

良渚遗址实际上是浙江余杭区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遗址中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瓶窑镇,核心部位于良渚古城,“反山、莫角山、汇观山,11条水坝”均在瓶窑境内。中心地区为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 
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细致。 

不少学者认为良渚文化可以算得上中国的第一个王朝了。据《韩非子·显学》,虞代延续了一千余年,推测良渚文化便是虞朝的考古学文化。陈剩勇、吕琪昌等强调良渚文化是夏文化的源头。 
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人类文化史,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化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良渚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古城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分等级同时期的墓地(含祭坛)等。

大汶口文化
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

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

大汶口文化盛行枕骨人工变形以及拔牙。多见夹砂或泥质的红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纹饰常见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还有彩陶和朱绘陶。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石器磨制精美。中期以后更出现了制作精良的玉器。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朝代。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790年。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1-2] [108] [115]),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朝代。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51]),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