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3)

标签:
旅游健康教育历史文化 |
分类: 国内旅行 |
故宫大,外廷皇帝处理政务三大殿、城池有四个门、内廷有三宫,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后花园。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
御花园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故宫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
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御景亭位于御花园内东侧的假山顶上。
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间改堆假山。山的东西山石间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
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
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故宫、景山、西苑。
摛藻堂位于御花园内堆秀山东侧,依墙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堂西墙辟有一小门,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间开门,次梢间为槛窗。室内放置书架,为宫中藏书之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后,《四库全书荟要》曾贮藏于此。
外廷建筑北京故宫的外廷以三大殿为主。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殿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叠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前一篇:2024年02月07日
后一篇:天安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