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肇庆博物馆新馆

(2023-04-02 20:47:39)
标签:

旅游

教育

健康

文化

育儿

分类: 粤闽港澳
肇庆市博物馆新馆位于端州古城墙下,建筑面积一万多平米,场馆建造独特,内设多个展厅。
肇庆博物馆新馆
端砚展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利玛窦在肇庆
肇庆博物馆新馆
德庆学宫模型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

肇庆博物馆新馆分为序厅和粤人源起、粤地初开、千年州府、总督两广等多个部分。

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制造端砚,一般要经过采石。选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
2004年10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端砚”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德庆学宫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旧址在子城东五里紫极宫故地,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迁于今址。元至元元年(1264年)被洪水冲毁,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是岭南乃至中国南方现存最古老的孔庙。 

原德庆学宫形制甚备,建筑群占地约3900平方米。在南北中轴线上,由南而北有石栏、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崇圣殿、尊经阁,还有明伦堂、名宦祠、乡贤祠和附属建筑尊圣义祠等。2000年后,逐渐修复了泮池,重建棂星门、大成门等毁坏的建筑。

松山战国墓出土的铜编钟,距今约2000年。康乐中路古墓群,位于康乐中路,2004年道路改造发现,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共布探方39个,发掘面积39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12座、水井3口,灰坑2座。

晚期智人头颅骨化石
黄岩洞洞穴遗址保存较好,共发现晚期智人头颅骨化石两件,经测定年代为距今11930±200年;发现化石动物群有三十个种属,经测定年代为距今13.6±0.9万年。发现打制石器一千多件,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锤、穿孔器等,属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


黄岩洞遗址出土人类颅骨
距今约5000年,蚬壳洲遗址,位于鼎湖区桂城街道办事处,龙一居委会东北面。
其绝对年代为距今约5130±100年,
它的发现,是研究粤西以至华南地区距今1万年左右。以及更早阶段这一区域人类,及其文化面貌的重要资料,对于探讨华南西江流域古文化遗存。和完善本地区古文化谱系有重要意义。

1964年发掘出两个古人类头颅化石,成年人的一个相当完好,按碳十四测年为距今11930±200年,属晚期智人。在以后的发掘中,包括下列四种遗存:一是出土了一批石化程度较深的古动物化石,计有 6目18科24属30个种。如华南巨貘、东方剑齿、大熊猫洞穴亚种等,地质年代为更新中晚期,测定年代为距今13.6万年左右。二是出土了1000多件砾石打制的石器,小量穿空砾石器和磨刃切割。三是发现一件石英石片石器。四是发现一座有三足陶器的器足,陶釜、罐的新石器晚期墓葬。黄岩洞的洞穴文化遗存,为研究岭南地区以至华南地区距今一万年左右以及更早阶段的文化面貌提供了珍贵资料。同时,粤西垌中岩人的发现,把岭南地区有人类生息活动的历史推前至10万年前。


利玛窦到了广东之后,定居在广东的肇庆(今广东肇庆)与韶州(今广东韶关),自称“天竺国僧”,在当地进行传教。 在肇庆,利玛窦的天主思想深深吸引了肇庆知府王泮,两人结交为好友,经常互相交流往来。

1583 年 9 月利玛窦与罗明坚进入中国 ,在肇庆建立了第一个传教驻地,利玛窦出版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图,并用中文和罗明坚起草了第一部《祖传天主十诫 》 。 经过了几次尝试,利玛窦和罗明坚没能建立起新的驻地。罗明坚被教皇召回罗马安排教皇使节去见中国皇帝,而利玛窦和麦安东神父继续留在肇庆。

1589 年 广东新任总督把传教士驱逐出肇庆。经过多方努力,利玛窦得以被派往韶州,在那儿他建立了第二个传教驻地。

1607 年利玛窦与朋友徐光启合作,出版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前六回的译本。
1608 年印刷《畸人十篇》,并在同年开始编纂他的历史著作,《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两年之后,即 1610 年 5 月 11 日,因病卒于北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皇帝允许了一个外国人在中国领土安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