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化公园初九正好(1)

标签:
旅游健康文化房产教育 |
分类: 粤闽港澳 |
广州文化公园迎春节布置漂亮,位于市中心节日人多,我们初九到此,景观非常漂亮,人不多,游览正好。




广州文化公园位于市中心十三行所在地,闹中取静,为市民建造了一块休闲娱乐公园,常年有四季各种花卉展览,观瞻人数多且影响大。春节期间花卉与大型灯展齐聚,喜气洋洋。
过50多年发展,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至2014年以来,文化公园不遗余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不断继承与创新,在原有迎春花会、中秋灯会和羊城菊会三大传统文化盛事的基础上,又创立了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文化品牌。为扩大这些文化品牌的影响,通过在职工及社会间开展“十大文化品牌评选活动”,成功评选出文化公园的十大文化品牌活动。
文化公园前身是1951年10月举办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1951年,为了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解决物资匮乏,加强城乡物资流通,广州决定举办一次规模空前的物资交流大会。由市政府动员和组织了林克明、陈伯齐、夏昌世等广州地区一批优秀建筑师在原西堤进行规划和建设。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为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成了12座永久和半永久展馆。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这一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群的建成,在全国建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今后的文化公园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1952年,在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的会址上,“岭南文物宫”正式成立,成为了当时著名的文化活动展览场所。
1956年1月岭南文物宫再次易名为“广州文化公园”,三次易名均由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字。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文化公园的门楼由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时期,一直保留至今,并被评为广州首批历史建筑。
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等多次莅临这里:毛泽东主席曾分别于1954年、1956年、1958年三次亲临文化公园视察,刘少奇、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郭沫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名人志士均在此留下了足迹和墨宝。
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迎春花会”“中秋灯会”“羊城菊会”并称为“三大展览”,发展至今已是文化公园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成为市民游客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
前一篇:增城荔湖新段开通
后一篇:广州文化公园:初九正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