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简水乡:珠三角古村落(1)

标签:
旅游健康文化娱乐体育 |
分类: 粤闽港澳 |
10月7日到逢简水乡,地处佛山顺德杏坛镇北端,是古村落,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逢简水乡,距离广州60公里,距离学校120公里。
逢简水乡,岭南古村格局犹存。古屋有百余间,古树遍布,石板古道纵横。
有古代石桥是明代所建。祠堂几处。旧书院已经残破,旧屋格局依旧。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派诗情画意。为喜欢回归自然达到物我两忘意境之悠闲度假人士提供了“尘嚣疆锁”的理想场所。
一、历史悠久逢简古村
佛山顺德临近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南角的杏坛镇,有一处自西汉时期便有人居住的逢简村,南宋以后更成了古人逃避战乱的聚居地。
逢简村是由多个小沙岛及十多公里的绕岛水道组成,水道现成了传统的手摇摇橹船的游览路线。沿着水道,河岸两旁建了许多民居和宗室祠堂等建筑,建筑之间靠古桥和麻石板路相连。
在古代有天然屏障防范人祸侵扰。
古村并没有围起来收取门票,所有游客都可以从各个入口进入古村游览。古村的水道设置了游船码头,这些游船大部分是手工划浆的,游客可以付费乘船,由船工带领,在水面视觉欣赏岭南古村风情,
二、逢简的古代石桥:明远桥 巨济桥
金鏊石拱桥
桥多是逢简水乡的主要特点,乘船游河,中途会经过数座古桥,它们大多数为椭圆形的拱桥,三孔居多,其中有两座长达千年历史的宋代古桥,清代的金鏊石拱桥也很有代表性。
三座古代石拱桥——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金鳌桥,宋代的巨济桥,明代的三孔石拱桥:明远桥。明远桥是宋朝时期建造,后历经重修,现仅存最后明代修葺的风格。
逢简的桥有30多座,有的因周边居民搬迁荒废闲置,有的因日久失修推倒重建,桥上的风景也从古人牵牛骑马到如今的游人拍照,两旁望柱上雕刻的石狮见尽着历史的沧桑变化,而有些已被岁月模糊了当年的模样。
三、逢简进士牌楼
逢简因水运兴盛给当地带来一番繁荣景象,而经济繁荣又助长了文风鼎盛,自建村以来出过十多位进士。取得功名的逢简人回乡盖祖屋、建祠堂、修桥铺路,还建了一座三叠牌楼的“进士坊”。
顺德逢简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小小村落曾出了十三位进士,六十多位举人,有冯氏一门八秀才、梁家三兄弟同是翰林的盛况。梁乔升,字以顺。顺德人。明武宗正德十五年(一五二〇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著有《平斋集》。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
2015年10月1日,顺德水乡民俗文化节在广东顺德杏坛启动。在启动仪式上,有数百年历史的“逢简进士牌楼”重建落成。
四、觉妙净院:宏大的尼姑庵
现在的觉妙净院前身就是一李姓的祖屋,是清朝咸丰年间建的佛祠。
妙净院始建于1852年(即咸丰二年)。原为李姓祖屋,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之民房。该院原名“胜乐庵”,到解放时听说已经历六任住持,由于60年代因残破而毁坏。
觉妙净院是一座尼姑庵,尼姑的日常生活作业都在其中,所以觉妙净院有很一大部分建筑都不对游客开放。
后由于1986年至1990年间在原地重建。又由于1997年扩建了讲经堂,释家殿堂,观音阁、地藏殿、祖堂、功德堂等。至今建筑占地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五、顺德美食
顺德的“均安蒸猪”。据《顺德均安志》史料载:顺德各地春秋二祭“多有烧猪作牺牲分胙肉,而江尾(即今均安镇)则用蒸猪”。询问店家,竟毫不犹豫地把配料和做法告知,复杂的配料和繁重的工序知道一下就算了,还是手一指,让店家来份“例牌”。
“均安蒸猪”搭配凉拌鱼皮、拆鱼粥、香煎鲮鱼饼、双皮奶、炸牛奶、伦教糕等……各种特色美食都尝一遍。
“手信”,川贝陈皮、红糖姜、竹蜂盐枇杷都不错,还有店家自己晒的腊鱼和腊肉。
后一篇:逢简水乡:珠三角古村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