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兰圃:别有清凉(1)

标签:
旅游健康时尚情感文化 |
分类: 粤闽港澳 |
广州兰圃是专门为培植兰花建的公园,面积5公顷(75亩), 天气35度,去看看,植被茂密,不感觉太热。
广州兰圃植被茂盛,一米宽的多条小径穿插在林木中,小溪和小桥穿流处处,35度的高温天气,身处兰圃,并不感觉太热。
广州兰圃水面约九千平方米。原为一片荒地、1951年开辟为小型植物标本园,1953年改建成兰圃。
地处闹市区的狭长方形(85×500
M)、造园基础并不理想,但经精心规划设计和经营,加之广州天气适宜植物生长,兰圃闹中取静,挺有特点。
尽管小小的兰圃,地形狭长、周围交通繁忙、环境嘈杂,尘土亦有飞扬,但是,利用传统造园手法,创造出一处极富情趣,讨人喜爱的平地园林。
景点著名的有惜荫轩、春光亭、芳华园、明镜阁等,其中芳华园是中国参加慕尼黑国际园艺展的中国庭园缩景,以占地少而景点多而闻名于世。被评为“最佳庭园”,荣获两项金质奖。
红蕖榭主有(兰圃芳华苑)遗作:“静境何须远地求,一九兰圃足勾留。画师技巧缩龙寸,名匠心灵布局周。酒绿灯红棉市闹,花香鸟语水亭幽。芳华九畹殊堪对,扳得同心结友俦”。
兰圃自建园之日起,就一直受到朱德、叶剑英、董必武、陶铸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朱德1960年首次来到兰圃,就被这里的幽雅环境所吸引,其后几乎每年都要重游此地,关注兰花的生长情况,甚至还把自己培植的兰花赠送给兰圃,并在此题词留念。
在上世纪
70年代以前,兰圃一直是作为接待来穗的国家领导人和重要外宾的地方,曾前后接待过朱德、叶剑英、董必武、徐向前、邓小平、陶铸、荣毅仁、张爱萍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尼克松、西哈努克、李光耀、董建华等贵宾。
到1976年后,兰圃才正式对普通游客开放。
前一篇:虎门沙角炮台
后一篇:广州兰圃:汉服女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