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健康 |
分类: 粤闽港澳 |
石基村因黄埔古港而繁荣,人才辈出,至今在黄埔村还保存着古港口、古宗祠、古庙宇、古民居及名人故居等

《黄埔港史》记载,从乾隆23年(1758年)至道光17年(1837年)80年,停泊黄埔古港外国商船共5107艘。

这是一片历史悠久的港区,新旧杂陈的一片建筑区域,各年代建筑应有尽有

池塘多,有五六个吧,是因为临水而居,早年食用水与洗涤之用吗?

黄浦古港的地位,造就了石基村的繁荣和兴衰,记录着古港的民生

祠堂多,有祠堂街,大约有十个左右祠堂,是因为各姓氏在此生息繁衍,有了人口和财力,需要凝聚吗?

各姓氏有了祠堂,就需要教学子弟读书,就也有书院。






黄埔古村是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广州辉煌海贸史的见证。黄埔古村众多遗迹。
黄埔古港是十七、十八世纪中国海上贸易黄金时期的一个窗口。也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素有“粤海第一关”之称。
黄埔古港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街石基村。一座高耸现代牌坊上刻“凰洲”两个大字。
村之南边紧靠珠江支流也有一座刻有“凤浦”二字的彩牌坊。
“凰洲”或“凤浦”,后演变成为“黄埔”之名。
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
明清以后,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闭关自守的清廷撤消了江、浙、闽三海关,保留粤海关,指定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长达80多年,期间黄埔古港迅速发展,在这里有黄埔税馆、夷务所、买办馆等,外国商船必须在这里报关后由中国的领航员带商船入港,办理卸转货物缴税等手续,然后货物才能进入十三行交易,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五千多艘,而黄埔村也成为热闹繁华的古城,同时这种氛围自然熏陶了当地人的经商思想。后来因河道堵塞变窄,古港迁至长洲岛,沿用黄埔港,据说上海的黄浦江得名也与此古港的盛名有关。
前一篇:黄埔古港
后一篇:广州奥林匹克中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