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你能做到吗?

标签:
育儿情感健康文化 |
分类: 杂谈 |
婆婆是小学教师,在女孩子少读书的年代,40年代她从绥宁师范毕业,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做了一辈子。
这是外孙媳妇代表他们一家送给老太太的生日花蓝。

这是老干部局送的生日蛋糕,老太太去年还获得共和国勋章。

这是儿子从浙江带回来的水蜜桃。

这是外孙媳妇代表他们一家送给老太太的生日花蓝。

这是老干部局送的生日蛋糕,老太太去年还获得共和国勋章。

这是儿子从浙江带回来的水蜜桃。

老太太有六个孩子,生前主要是在银川实验小学做教师。现如今,她的老同学大多都走了,前几年,还有4-5个老同学见见面,打打电话。
年前她较要好的一个女同学走了,家人没有告诉她,她说打电话找不到了。
她有空了,还会给朋友同学打电话。天天拿着放大镜看家里的微信群,看看大家说了什么?有什么动态?
但是,她不太会发微信,手指头肌肉萎缩,点屏幕不灵活,偶尔能在群里发点语音出来,多半是问,谁你来不来?
每周六上午,是她与在加拿大的儿子通过微信视频聊天的时间。之前都是打电话,后来感觉微信方便,这一年用微信视频通话。之前打电话,她戴助听器,也是听不太明白,彼此说话互相打叉。所以,对方只要认真听老太太说什么就是了,老太太说自己的事情,条理思路还是清清楚楚的,她要问你,你再回答。她问的事情也比较重要,回答时要反复说,她才能听清楚,当然也打叉。所以家里的主要事情,大事小情,她基本都知道。
最近半年她卧床,但是她脑子还非常清楚。家里有保姆,她会安排保姆做事情,白天给她拿东西,打扫做饭,晚上服待她上厕所,等等。因为她是离休干部,享受的待遇还好。
就是保姆频繁更换,从20年前公公在世就用保姆,到现在每年用3-5个保姆是有的,因为有的保姆做几天就走了,有的保姆或因各种原因被辞退了,所以,这20多年,家中用过的保姆大约有一百多。
我们回去之前,她就一直在问,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放假,什么时候回去?
直到买好机票,告诉她回去的时间,她是安心了。
春节期间,曾经买好了节后的机票,因为疫情不能成行,据说,当时保姆回家过年,她的情况不太好,两个女儿女婿轮流照顾了一个多月。春节前还能下地走动,春节期间就不得不卧床了。现在保姆扶着上厕所。
回去12天,给她过生日,陪她去看病。
看病约好中医,再看骨科,骨质疏松科,拍片等等。不能上下车,就近市医院,轮椅推过去,保姆与两个子女跟着,一个说病情,一个推轮椅,保姆打杂。她说大腿跟骨头痛,右手麻握东西有障碍,她怀疑自己是骨股头坏死。
中医大夫本来就认识老太太,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让老太太好好休息,吃点中成药,能活动活动,等等。
拍了三张片子,证明不是股骨头坏死,是骨质疏松,老太太说,不用他们说,自己也知道。
骨质疏松科的一个大夫,开始指责儿女不知道老太太病情,实际上儿女都很孝顺,非常清楚老太太病情。
然后这位大夫,就开始千方百计推销腰带,一种药(特立帕肽)。
老太太坐不住了,想走,这位大夫不放行,直到腰带拿来了,因为老太太腰围太大,无法带,他才放弃了。
还是要求家属带了(特立帕肽)的宣传品,并且让下午再来,听他推销。
所以只说医患关系是病人和家属的问题,是不客观的。
老太太六个子女,都孝顺,最大的70岁了,还在老人身边服待,最小的也58岁了,在外地,也是经常问候,常
邮寄食品和用品回家。老人家一辈子辛苦,也有福气。
前一篇:银亿的朗境:新房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