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陈家祠(2)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时尚文化 | 
					分类: 粤闽港澳 | 
			陈氏书院,又称陈家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
							
		
						
		
		
		
		
		
		
							
		
				
		
				
	
其建立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作为捐资的回报,这些陈氏宗族可以将其祖先牌位放到陈氏书院的神龛内供奉。 
陈氏书院由曾任翰林院等职的东莞陈伯陶等48位陈姓绅士倡议兴建,
以“汉代太邱太祖”为始祖,凡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只需缴纳一定的金钱,均可以加入,并将祖先牌位放入陈氏书院供奉,宗族内的子弟到广州备考或办事时可入住陈氏书院。 
1888年(光绪十四年),以陈颖川堂和陈世昌堂的名义购买广州西门口外的连元街、荔枝湾福水塘、恩龙里等总面积约36600平方米的房产兴建陈氏书院。至1894年(光绪二十年),书院落成。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国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
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 
1957年,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维修管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