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鸣鹤古镇--1

(2018-05-10 11:18:08)
标签:

旅游

时尚

文化

健康

教育

分类: 宁波周边旅游

2011曾经到过鸣鹤古镇,当时河臭屋破,此行到鸣鹤古镇,旧貌变新颜了。

鸣鹤古镇--1
古镇有许多建筑精美的古桥梁,构成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下图为湖畔金仙寺建筑群。
鸣鹤古镇--1

鸣鹤古镇--1

鸣鹤古镇--1

鸣鹤古镇--1
上下图是鸣鹤古镇湖滨广场,左边戏台,右边药材馆
鸣鹤古镇--1

鸣鹤古镇--1

鸣鹤古镇--1

鸣鹤古镇--1
梁弄大糕是这里卖的著名小吃。
鸣鹤古镇--1
下图是钱庄改建的旅店。
鸣鹤古镇--1

鸣鹤古镇--1

鸣鹤古镇--1

鸣鹤古镇--1

古镇依山成街、因河成镇、镇边有寺,渔耕人家枕河而居。

 

鸣鹤古镇历史

鸣鹤古镇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现为省级历史文化。
 
据史料记载,虞世南的先祖虞耸,曾在这里建造过测天楼。其侄虞喜,利用这一高楼发现“岁差”,为中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天文学的一大贡献,也是历史上的伟大成果。

 

鸣鹤古镇依白洋湖而建,并紧临五磊山风景区,古镇内的古建筑多,为鸣鹤叶氏经营国药业发家制富后所建。盐仓走马楼是我国南方四合院群体中很有个性特色的古建筑。沈氏旧宅堂内依然保存着子孙中举的捷报。是古镇文化得以积淀和延续的见证。

 

古镇鸣鹤形成于公元8世纪末,唐元和年间,乡人虞九皋,字鸣鹤,第进士,殁于京,乡人哀之,称其故里为鸣鹤。宋以降监千,鸣鹤以错番乡建制监千,北宋咸平年间,设鸣鹤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错番鸣鹤刮买盐场课涨衍司。

 

至清康熙时,叶氏一族崛起,举人、进士、诗人、巨贾层出不穷,尤其是叶天霖兴办国药业,开创慈溪国药贸易之先河。之后,魏殊慈溪人经营的杭州追卖叶雾石种德堂、温州叶同仁堂、绍兴核沉震元堂等国监千药店纷纷开设,极大地推动了浙江乃至全国的药业发展。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千多年来,鸣鹤名人荟萃,独领风骚,其中亦不乏关爱乡里、造福桑梓父娇之士。宓式菲彰孝的畜搁畔畲帜慷经义塾、叶鸿年辖滞的抓亡敬乐眷大小学以及叶启宇的慈航医院等,为发展故乡文化教育事业创造了契机,为乡人带来了众多福音。

 

金仙寺
初建于佛教鼎盛时期——南朝梁大同年间,它背靠隐山,面临白洋湖,坐落于鸣鹤古镇白洋湖畔的金仙寺,
 
 金仙寺(2张) 素有“以山而兼湖之胜”的美誉。金仙寺背靠禹王山,南临白洋湖。初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535年~545年),至今已有 1400余年历史。1942年,浙东抗日武装在金仙寺成立了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寺院成为抗日活动的重要场所。绕山环湖的名胜古迹,造就了鸣鹤当时的辉煌。由此就有了“鹤皋风景赛姑苏”的美誉。


鸣鹤古镇湖滨广场
广场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14平方米。这里将作为古镇一个休闲文化商业区,作为游客休闲娱乐,生
 
 湖滨广场(2张) 态观光的场所。如今的鸣鹤古镇以国药、宗教、青瓷、海盐、儒商文化内涵为支撑,打造以中高端休闲养生、商务会议为核心,集观光、休闲养生、人文居住、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江南首座休闲养生山水古镇”。


鸣鹤古镇药材馆
鸣鹤形于盐而盛于药。鸣鹤古镇在明清以来就是中国国药业的发源地,有“国药人才集浙江,浙江有慈溪,慈
 
 药材馆(2张) 溪首推鸣鹤场“之说。药材馆现位于湖滨广场内,馆内四周现挂有150多家国药老字号品牌,其创始人大多是慈溪鸣鹤人或在外开设的著名药铺。比如清代南北两大国药店“北同仁堂、南种德堂”分别为鸣鹤乐氏和叶氏所开,比北京同仁堂晚一年,鸣鹤叶氏在温州开设同仁堂,后成为东南第一药铺,与北京同仁堂合称“南北同仁堂”
鸣鹤古镇24间走马楼
是嘉庆十四年间国药巨商叶心琣之子叶赐凤所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该宅共7间2弄2层,有24间之多,并且楼屋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甚至骑马可以 在里面畅通无阻。楼内部做工细致。枋柱上刻有花卉、鸳鸯、花篮等表示吉祥如意的装饰,门窗,扶梯都用花格,墙上有砖制花窗、龙凤、蝙蝠图案,所以有“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


鸣鹤古镇银号
它是清代豪宅银号,整个建筑面积约1855平米,屋共三进,每进五间,呈狭长型。此屋主人姓沈,据传说是
 
 银号(2张) 沈氏先人,曾在北京开银楼,积财后捐官,故可在此建五马山墙大屋。目前银号已经建成银号客栈(五叶级民宿),通过现代和古典的有机结合,造就新的民宿经典。客栈保存和再现建筑原来的风貌,回归自然享受安静的古典老宅,是人们能够放松身心的积极方式。


鸣鹤古镇鸣鹤小五房
鸣鹤国药业巨商叶天霖为六个儿子所建,叶氏共六房大屋,小五房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幢,占地面积约1700
 
 小五房(2张) 平米。现已经建成融茶道、香道、琴艺、珍玩鉴赏、艺术沙龙、国学易经讲座、辟谷养生等项目为一体的修身养心之佳处。小五房占地面积约1200㎡ 建筑面积约1450㎡。,给人以自然、简洁、禅意、创新、轻松的特点和享受。打造一山一水一清风,一月一竹一流云的意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