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莱威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

标签:
历史旅游时尚文化 |
分类: 意大利巴塞罗那 |
许愿池又叫特莱威喷泉(Fontana di
Trevi),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是罗马市内最知名的喷泉,是罗马海神尼普顿的神殿,喷泉位在三条街的交叉口,Trevi即是指此意。许愿池总高约25.9
米 ,宽约19.8米。喷泉水多池大,白色海神雕塑精美华丽,但是,地方狭窄局促,人满为患,感觉是把精品放到弄堂里,遗憾的很。


























早在公元前19年,喷泉就是古罗马人将贞女泉引进罗马城水道的终点。
15世纪,这里又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整修,一直保留至今。
池中有一个巨大的海神尼普顿雕像,驾驮着马车,四周环绕着西方神话中的诸神,每一个雕像神态都不一样,栩栩如生,诸神雕像的基座是一片看似零乱的海礁。
喷泉的主体在海神的前面,泉水由各雕像之间、海礁石之间涌出,流向四面八方,最后又汇集于一处。
这个雄伟喷泉雕刻叙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尼普顿宫,中间立着的是海神尼普顿,两旁则是水神,海神宫的上方站着四位少女,分别代表着四季。喷泉的设计者是沙维(Salvi),于1762年才完工,因此是罗马喷泉中比较年轻的一座。
喷泉建筑完全采左右对称,在中央立有一尊被两匹骏马拉着奔驰的海神尼普顿像,海神像是在1762年雕刻家伯拉奇(Pie- tro
Bracci)的设计。在海神的左右两边各立有两尊水神,右边的水神像上,有一幅「少女指示水源」的浮雕,而浮雕上面有四位代表四季的仕女像。
早在1629年教皇Urban八世,认为先前的喷泉不够显著,要求Gian Lorenzo Bernini
翻修,Bernini改造从另一侧的广场迁泉水,使之面对吉瑞纳宫(教皇可以俯视并享受它)奠定了Salvi喷泉的基础,但是,当教皇去世,此项目也因此被放弃。
到了18世纪初,Nicola Michetti的Ferdinando Fuga与法国的Edme
Bouchardon建筑成为巴洛克时代两大建筑风格,1730年教皇克莱门特十二世(Pope Clement XII
)举办了二种风格竞赛,其中Nicola Salvi最初输给Alessandro
Galilei-,但由于罗马举行了抗议行动(即佛罗伦萨,Salvi被授予权力。)
修建工作正式开始于1732年,共花了三十年于1762年完成,许愿池喷泉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杰作,成为罗马的象征之一。
2015年11月,特雷维喷泉在历经17个月的整修之后以全新面貌对游客开放。
整修“许愿池”耗费了516个工作日的艰巨工程。修复工程动用了专业技术工人、工程师、修复专家等130名人力,修复总面积达840平方米。
“许愿池”修复工程由奢侈品企业芬迪公司出资218万欧元捐助。在当晚的竣工仪式上,芬迪首席执行官皮埃德罗·贝卡里宣布,芬迪将继续资助罗马其他四处喷泉的修复。
前一篇:罗马议会广场
后一篇:万神殿( Panth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