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口是婺源的沿水古街道

标签:
历史旅游时尚文化财经 |
分类: 国内旅行 |
历史上被称为“千烟之地”的汪口,如今有500户,1700多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住房,仍保留明清时代的特色和风格。汪口是一条沿水的古老街道,古代水道为主要交通设施,沿水道的街区成为闹市。
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
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故名“汪口”。
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取《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意,又名“永川”。
汪口古村落处于丘陵地带,村周青山环抱、绿水依流。有诗云:“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景色十分宜人。汪口自宋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
汪口古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
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
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城东北30公里处的江湾镇汪口村,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汪口是婺源的沿水古街道。
前一篇:李坑:婺源古村落
后一篇:卧龙谷:自然峡谷景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