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城历史与海岸景观(1)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埃及旅行 |
亚历山大港是埃及在地中海岸的一个港口城市,也是地中海非洲沿岸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人口334万。
在车上行进中隔窗拍下这些场景以示纪念。
亚历山大城是建在地中海岸边的城市,一条沿海大堤,把城市与地中海分隔开来,这条大堤显得壮观也重要。
汽车行进在沿海大堤大道,阅读着这座城市,一边是波涛汹涌,一边是高楼林立,太多的真正海景楼房,
下图:远处为外海海堤与港口,海堤连接的是亚历山大灯塔遗址的法罗斯岛。长长的外海堤构成了海上门户。
亚历山大城市历史1700年,风云际会
亚历山大港始建于公元前332年,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所在地。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埃及总督托勒密在这里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加冕为托勒密一世(救星)。
亚历山大成为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最大的城市。
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
但埃及的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奠定了开罗为埃及的新首都后,亚历山大港的地位不断下降。
在奥斯曼帝国末期它几乎已沦为一个小渔村。
亚历山大港是古代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中心和文化交流的枢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速,现为著名的棉花市场,也是埃及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此外,造船、化肥、炼油等工业亦很发达。港口的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世界各地。
亚历山大著名的文化遗迹有亚历山大灯塔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等。
前者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毁于地震。后者是托勒密王室的王家图书馆,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时期曾毁于大火,罗马帝国时期重建。
公元391年,罗马帝国驻埃及的阿非罗主教下令烧毁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这标志着埃及的古典文化时期结束,也是欧洲中世纪文化时期开始的标志。
一,亚历山大城市选址奠基与希腊时期(公元前332---)
最可靠的历史学家之一是阿利安,他说亚历山大大帝在想要画下城市的规划时手头正好没有粉笔,因此他借助谷粒来规划城市的大局。亚历山大的占星术士将这当作为这座城市将会象谷物一样繁华的预兆。
其它作者则称後来有一群鸟飞来将这些谷粒吃掉了,并将这个故事看作是後来亚历山大港成为出口埃及的粮食、成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最重要的粮食供给地的征兆。後来在其它亚历山大传说中还有许多更奇怪的故事流传下来。
亚历山大城市建筑意义
亚历山大在此建城的目的是在瑙克拉提斯边在埃及建立一个希腊人的中心作为希腊与富饶的尼罗河谷之间的联系。
当时在埃及只有一个地方提供建立这样一座城市的条件:亚历山大港位于法老岛的後面,又不受尼罗河口淤泥的阻碍。当时当地已有一个埃及的小城,这座小城主要是渔人和海盗的居地。据历史学家记载此後还有五个分散的小村。
亚历山大走後他的总督克里奥米尼继续城市的建造,但今天的考古似乎证明城市主要是托勒密完成的。
亚历山大港取代被摧毁的泰尔成为欧洲与阿拉伯和印度之间贸易的中心。
一个世纪後它的规模就已经超过了迦太基,在此後的数世纪中它仅小于罗马市。
罗马时代亚历山大港名义上是一个自由的希腊城市,它拥有自己的元老院。奥古斯都废除了这个元老院的司法权,但谢普提米乌斯·谢维路斯後来又恢复了其司法权。
亚历山大港不仅是一个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城市。七十士译本就是在那里完成的。开始的托勒密统治者维护城市的发展,并使得其大学成为希腊最好的大学。同时这些统治者将其居民分为希腊人、犹太人和埃及人。
亚历山大港早期的居民之一是数学家欧几里德。从托勒密四世开始城市内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开始加剧。
(未完待续)
前一篇:亚历山大城的城徽庞贝柱
后一篇:亚历山大港:埃及艳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