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剧《十里红妆》(2)

标签:
歌舞剧叶卡捷琳堡国家大剧院工业展舞剧 |
分类: 杂谈 |
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曾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今年夏天将赴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参加“创新工业展”演出。
《十里红妆》分为四个篇章:《序》、《梦恋》、《梦别》、《梦归》、《梦嫁》四个篇章。在音乐方面,该剧将浙江方言作为音乐元素融入剧中,如庆祝女儿诞生时,众人用方言齐喊“吃呐”,这人声就是音乐元素,会让观众觉得很新鲜。
《十里红妆》取材自中国江南一带的婚嫁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箍桶”、生女儿要珍藏“女儿红酒”、“轧蚕宝宝”、“红肚兜”、媒婆说媒、“荷花灯”、“浴红”“龙风轿”、种“胡柚树”、男人“走出三江闯码头闯世界”、“千工床”等等。
江浙一带自古富庶,当地富户嫁女之时会打造蔚为壮观的送嫁队伍,以精美的红漆油彩配以贴金装饰,嫁妆中既有婚床妆奁也有针头线脑,延绵数十里,寄托着父母对女儿的殷切祝福,因此有“十里红妆”的动人景象。
舞剧《十里红妆》历时五年创作,已在浙江、上海、台湾以及德国、波兰、奥地利等地上演100多场。宁波歌舞团演出,程琳主演。导演王晓鹰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
为了展现盛大的“十里红妆”出嫁场面,舞剧使用了将近400件红妆器具,红花轿、红肚兜、红婚床、红箱子、红水桶、红盖头等,在舞台上搭建起了一座放满嫁妆的“女儿楼”,场面恢弘华美,令人望之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