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淞沪抗战纪念园

标签:
军事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陵园淞沪 |
分类: 粤闽港澳 |
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士陵园,坐落于广州市水荫路,总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
陵园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阵亡将士,于1933年由华侨捐资建成的。
整座陵园建筑规模宏伟,造型庄重典雅,南北走向墓道形成明显中轴线,主体建筑均用花岗岩石砌成,是一座富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陵园。
上下图是浮雕墙,位于陵园的西边,由花岗石制成,1998年元旦竣工。这组浮雕由闸北巷战、争夺战、敢死队、大刀队、阵地战、支援前线等场面组成,还突出了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这两位抗战风云人物的形象。
浮雕墙长46米,高4.6米,浮雕残缺的墙体象征当时祖国山河破碎,整体红墙则寓意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上图陵园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仿罗马纪功式建筑凯旋门,建于1932年,位于陵园外主干道交汇处,高13.4米,宽
11米。门额正面镌刻着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坟园”,背面镌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题写“碧血丹心”。
十九路军是中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被誉为“铁军”。1932年1月
28日日寇又悍然出兵进犯上海闸北。当时驻防淞沪地区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全军将士奋战抗击敌人,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共有1983位先烈长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