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2015-02-18 12:14:55)
标签:

下畈村

南靖县

东倒西歪

裕昌

土楼

分类: 国内旅行

南靖县的下畈村有一座著名的圆形土楼,号称“东倒西歪楼”,据说有700年历史,“裕昌楼”。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南靖县下畈村观“东倒西歪楼”(上)

 裕昌楼也称东倒西歪楼、从外观上看不出来,进楼门,看到全楼回廊的支柱左倾右斜,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六百多年来,裕昌楼就是这样,有惊无险,风雨不动安如山。

  裕昌楼始建于元朝中期(1308—1338年间),为刘、罗、张、唐、范五姓合建,高5层,每层54个房间,全楼分成五大单元,每一单元有一部楼梯,五个家族各居一个单元,后半楼的每家每户的一楼灶间,都有一口清洌水旺的井,拿起水桶伸手即可打水。

天井中心还建了一座单层小圆楼,作为祖堂,前面用河卵石铺成一个大圆圈,根据金木水火土等分五格,形状各异。楼是五姓人家合建的,木匠师傅和泥水师傅便由五姓人家轮流供饭。一天轮到供饭一户人家以为是明天一大早的事,两家没有交接好,苦了夜晚加班的木匠师傅,天寒地冻,肌肠辘辘,以为主人家该送来热气腾腾的点心,谁知老半天不见动静,越等越失望。也不知是饿得神思恍惚还是有意捉弄,木匠师傅这一晚上做出的榫子都不合规范,榫眼太大而榫头太小,不过主人没有发现,立柱上梁之后一时也没有出现异常。

  

据说,裕昌楼原本是建了七层,屋瓦尚未完全盖好,一群外村人到楼后山上扫墓,放了三声响铳和一大串鞭炮,开始烧纸钱,这时一阵山风吹来,把烧着的纸钱吹到七楼的杉木柱上。大家一阵紧急扑救,很快把火扑灭了,不过裕昌楼人却觉得新楼还没住人就先过火,不大吉利,就把七楼连同六楼一起拆除,在五楼重新钉桷盖瓦。

不久,大家发现二楼以上的回廊支柱开始倾斜,似乎有倒塌的危险,不由人心惶惶。这一天傍晚,一只老虎突然闯进楼里,后在山坡上,看着裕昌楼,吼叫一声。刘姓人说,这一声是叫“好”,对裕昌楼的落成表示祝贺。其余四姓人却认为,老虎入楼不是好事,将来凶多吉少。不久,四姓人家就把各自的单元贱价卖给刘姓人,迁往他乡或者漂洋过海到南洋去了。

刘姓人得到整座土楼后,对摇摇欲坠的梁柱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柱子虽然倾斜,但由于梁柱相互牵引,整体合力没有受到破坏,大楼是不会倒塌的,于是他们便安居乐业,六百多年来繁衍生息,人才辈出,有明清的进士,更有现代的大学教授和厅级干部,至今还有一百多人住在楼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