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艺术气息
(2014-08-13 10:57:21)
标签:
旅游彼得堡莫斯科教堂革命广场 |
分类: 俄罗斯之行 |
莫斯科有72座剧院,109家电影院,31个音乐厅,78家博物馆、142个展览馆,莫斯科的芭蕾、戏剧、马戏和数以万计的艺术藏品在这些屋檐下得以栖居。俄罗斯是懂得艺术装饰和享受的民族。
一,每一座教堂都是珍藏艺术品的圣地。
当地人说,莫斯科市区有超过500座的教堂,每座教堂都是神圣的艺术殿堂。
导游说,彼得堡才是真正的历史文化艺术圣地,他们认为彼得堡比莫斯科漂亮多了,彼得堡的教堂就有1000座教堂。
二,整个城市公园里街道上有无数雕塑。
俄罗斯民族表现自己对艺术挚爱的途径之一,便是名人的雕像塑造,有历史名人(库图左夫)、诗人(普希金)、科学家(门捷列夫)。把这些雕像安放在街头、广场、公园、绿地上,每一座雕像都形象生动,颇具特色。这一座座雕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各种人物的典型形象。莫斯科和彼得堡有多少名人雕塑,实在太多,恐怕没有人能数得出来。以雕塑的方式表达对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名人的热爱和怀念,让他们永远矗立在那里,让他们活在大家心中,形成了俄罗斯文化的一道风景。
三,建筑物大多用艺术雕塑装点,用色彩点缀,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绝不枯燥。
百年以上的建筑,大多是教堂和宫廷建筑,以石质居多,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形成地标,标注历史文化。
前苏联时期的建筑,有群楼也有角楼和哥特式的尖顶,诠释不凡和超越。
百姓的民居,在城市里是大型楼房,在郊区则是一幢一幢五颜六色的小楼,大多注重装饰美化。
即使在红色岁月和革命年代,修建地铁时,在革命广场地铁站,也是大量将雕塑人物镶嵌在每一座拱门上,地铁站里,雕塑人物无以计数,诠释革命和无产者的主题。在拱门的壁槽内放着青铜制的革命者形象—工人、农民、士兵和水手以及“新世界”的代表者—集体农庄庄员、工人和学生。他们代表着辉煌的过去和国家光明的未来。
四,俄罗斯人男女老少,着装和发型上大多比较讲究,充满了艺术气息。
年青人时尚干练,青春气息浓烈;中年人在出席婚礼时着正装,西装革履,哪怕天气炎热;季节的原因,中老年女士多穿裙子,无论是连衣裙还是上衣下裙,都色彩丰富,衣着合体,端庄大方。看到许多俄罗斯老年妇女,仪表不俗,风度极好。甚至看到在垃圾桶捡东西的一对夫妇,衣着也不差。
五、俄罗斯人喜欢喝酒,街道上多酒吧。露天酒吧面积不大,精心安排在建筑物与人行道路中间的位置,点缀许多鲜花。过路人可以看到酒吧经营情况,酒吧里的人也成为路人的风景。不知是酒让俄罗斯人开放而洒脱,还是俄罗斯人洒脱开放,让酒吧有了好生意。是艺术气息需要一点儿酒精,还是酒精更多地唤醒了艺术气息。
据说,到了周五俄罗斯人都很开心兴奋,晚上都会去酒吧享受生活。我们在周五傍晚街上的公交车站休息,看到有年青人手提啤酒瓶候车,边等边喝,喝罢将洒瓶丢入垃圾桶,这样情形在彼得堡街头并不鲜见,与中国年青人喝饮料一样。还看到有开着轿车的男青年,停在公交车站上,邀请候车的女生一道乘车,不知是否也是去喝酒?我们在地铁站穿梭结束后,从地下返回地面,在地铁电梯上,旁边一个俄罗斯男青年,看了我一会儿,掏出一张名片,对我说“drink”(英语 喝酒),我看了名片,全是俄语,摇头告诉他,“chinese”"no",他遗憾地笑了一下。彼此并不尴尬,俄罗斯人很开放的个性,让谨言慎行的我们觉得他们好潇洒。
我们到俄罗斯莫斯科和彼得堡,盛夏季节,这里气温30度左右,并不冷。但是,由于纬度的关系,俄罗斯的秋冬应该是白雪飘飘,冰封万里的。冰冷的土地,却诞生出火热的民族个性,浪漫的艺术追求。这些艺术在莫斯科街头巷尾俯视即是,随处可见。缪斯在这里驻足已久,俄罗斯人世世代代对之顶礼膜拜且热情洋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