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下龙湾沿途
标签:
旅游河内农作物越南文字 |
分类: 越南柬埔寨旅游 |
河内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春季,春天温暖,常有小雨,花草宜人.农业曾是河内经济的支柱产业.
下龙湾附近的庙宇建筑形态与中国大陆不同,但庙上书写的文字多是汉字。乡村的精神家园在庙宇。


正是栽稻秧季节,田里有农民忙碌的身影,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其次就是水果了。



越南文字发展历史:
东汉时期用汉字称“儒字”,8世纪的时候喃字开始出现,现在的越南语使用拉丁字母书写,是17世纪到越南的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1591年-1660年)根据先前传教士的拼写原则整合而成。
古代早期,越南人没有为自己的语言发明适合的书写系统。大约从东汉开始,汉字(越南人称之为“儒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入越南。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著作开始出现,最著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
由于越南口语与汉语不同,文言文无法准确纪录越南本民族语言(与古代朝鲜、越南一样,书面使用文言文,但民间的口语是本民族语言),汉字在越南逐渐传播开后,一些人开始尝试以汉字作为基础,以创造新的文字来纪录越南本民族语言,这些字就是喃字。大约在8世纪的时候喃字开始出现,13世纪的时候,越南文人开始用喃字进行文学创作。此间最著名的文学作品莫过于阮攸19世纪写成的《金云翘传》。越南上层社会由于有很浓厚的“尊汉”思想,一直很排斥这种文字,国家教育机关也没有将它作为正式文字看待,也没有对它进行整理规范的工作。尽管此间的胡朝(1400年-1407年)或者是西山阮朝富春朝廷(1788年-1802年)政权之统治者曾经重视喃字,并且将其提升到国家文书用字的地位。
现在的越南语使用拉丁字母书写,叫做国语字。它是由17世纪到越南的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1591年-1660年)根据先前传教士的拼写原则整合而成。在19世纪法国占领越南时期,这种书写体系流行起来,并于20世纪全面开始使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