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化山石窟遗址

标签:
江桥初期长庆用地向后 |
分类: 宁波周边旅游 |
上化山石窟遗址,是历史上著名的小溪石产地,开采于元成宗大德元年,即公元1297年,抗战时因为采石生意不佳而关闭,采石历史延续了近700年。遗址分为南北塘两个部分。
上化山采石场南塘部分靠近龙娘庙,下图是南片的龙头部分,绕过去,向后山还有北塘部分。
下图是留下来的一方长条石,有三米长,呈粉色,被称为梅石,是宁波当地人常用的建筑石料。
下图是后山的北部分采石场,南北两部分洞窑有个通口,光线太强路看不清,不敢冒然过去。
小溪石,用地名命名,小溪即历史上的鄞江。这里出产的岩石层理薄且均匀,可顺层剥制板材或加工成条石、块石,用于建房铺路造桥、凿刻石碑等,据传千年它山堰水利工程的所用石料都来源于鄞江上化山。
遗址分为南北塘,两者之间有一处是相通的,从南塘口进入至纵深处,然后摸黑行进50余米,便可到北塘口。光线强无法识别,很难从洞中穿梭而过,大多数人是绕道从旁边行走过去。北塘比南塘稍小,洞内也是乱石纷呈,洞外风景也好、
东晋隆安五年,刘裕迁句章县城,于鄞江之滨建造新县城,即今鄞江镇为县治之始,其地在鄞东村土名古城畈一带。
唐武德四年(公元738年)置明州,州治、县治均设小溪,为州属大镇。
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鄮县县治移至宁波三江口,而州治未迁。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鄮县还治小溪,而州治迁入宁波三江口,尔后小溪镇改称光溪镇。
五代初期(公元909年)县治亦迁至三江口。
小溪镇在历史上作为县治,州治时间长达600余年,作为浙东地区的重镇、大镇,对沟通山区和平原的物资交流,繁荣浙东经济,发挥着重要的集散作用。故鄞江镇有小溪鄞江桥的称谓。
遗址位于鄞江镇周家村,可乘公交前往:634路、637路、638路均可。
其中634路最方便,在终点站“鄞江站”下车即可。637路、638路在“钟家潭”或“鄞江周家”下车前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