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阊门 阊门桥 白居易祠堂

(2011-02-06 19:38:24)
标签:

水城

阊门

城门

苏州古城

休闲

分类: 长江三角洲旅行

阊门,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阖闾大城的八门之一。以传说天门中的阊阖得名。前506年,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从此阊门亦号破楚门。明清时期,阊门是带有瓮城的水陆城门。陆城门东西两道城门,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门外有吊桥,门内就是阊门大街(今西中市)。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水城门在陆城门以北,跨下塘街河。门外有聚龙桥。

阊门 <wbr>阊门桥 <wbr>白居易祠堂

阊门 <wbr>阊门桥 <wbr>白居易祠堂

阊门 <wbr>阊门桥 <wbr>白居易祠堂

阊门 <wbr>阊门桥 <wbr>白居易祠堂

阊门 <wbr>阊门桥 <wbr>白居易祠堂
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3600米,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离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纪念。
阊门 <wbr>阊门桥 <wbr>白居易祠堂

阊门 <wbr>阊门桥 <wbr>白居易祠堂

阊门 <wbr>阊门桥 <wbr>白居易祠堂

 大约是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阊门瓮城被毁,剩下内城与套城。1927年市政筹备处工务局进行建设时将套城拆除,又将原来狭小的旧城门拆除,并于1934年仿金门罗马式建筑改建城门,改建后的阊门共三门,中为车行道,两侧人行道。阊门水城门则在内城门北,跨下塘街河,解放初尚有木栅门,五十年代拆除,现仅存水城门基础。水城门外的石级梁桥聚龙桥,七十年代初改成了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