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云桥---鄞州与余姚交界古迹

(2010-06-15 10:05:39)
标签:

鹿亭

桥身

拱桥

溪石

中村

白云桥

时尚

分类: 宁波周边旅游

白云桥是著名古代拱桥,位于四明山余姚与鄞洲交界处。我们从联丰出发,走横街――大雷――风凰――童家――中村――白云桥。全程40公里左右。快到中村路边,忽现一座雄伟拱桥,到达桥前,先看到路边有一间开放式小庙,供奉各路神仙。

登临白云桥,犹如上天梯,桥全长25.3米,原共有石阶96级,南边有48级,北边现尚存30级,18级已在修筑公路时填没了。满月形的桥孔直径12.65米。刻在桥东侧的一副桥联是:“白水跨虹腰路通南北;云村留月影界画鄞余”。

白云桥---鄞州与余姚交界古迹

白云桥---鄞州与余姚交界古迹

这座块石陡拱式单孔石拱桥,犹如长虹临空,显得轻盈俊秀。为了增加上桥行人的安全感,桥面两侧各有9块长2米的护拦,并增设3-5米的引道,因此减少了上桥的陡坡度。于是桥的西侧刻着:“地界鄞余二韭三菁歌利济,村连龚郑千秋万载庆安澜”。

白云桥---鄞州与余姚交界古迹

白云桥---鄞州与余姚交界古迹

与这座又高又窄的白云桥相配套的,是南边与拱桥连接的20个蹬步石,这种山溪上特有的水上蹬步,不铺桥板,洪水可从石步磴间漫流而过,行人也可踏石渡水。它的原理相当于现代建造水库堤坝的溢洪道,起到溢泄洪水,保护桥身,增加桥身长度的作用。利用当地地质地貌,因地制宜建造溪桥,历百余年沧桑的白云桥巍峨依旧。

白云桥---鄞州与余姚交界古迹

桥洞的拱圈已超过了半圆,达正圆的三分之二。

白云桥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后多有损毁,在清光绪年间重建,又到如今,历经风霜雪雨,不变的只有平实的溪石,亲历见证了岁月千年沧桑。

白云桥---鄞州与余姚交界古迹

顺桥拾级而上,石质斑痕遍布桥面桥栏.立在桥顶眺望,远山在雾气里飘渺迷蒙,象些淡墨泼出的影子.收回目光,桥底溪流如练,淙淙有声入耳;溪石铺陈溪滩,大小形态各异.下到桥底,乱石中跳步缓行,石块或青绿,或褚红,或莹白;姿态若酣睡,若端坐,若沉思.溪水原深而阔,难见些许石景,近年建设,溪流缩减,季节水枯,只剩涓涓细流.

明代诗人王锡衮有诗赞道:“飞梯何经借鳌背,金绳直嵌山之侧。横空贯索插云溪,补天镶地真奇绝”。  

 白云桥---鄞州与余姚交界古迹
拱桥的桥面上共有16根望柱,最高处的四根望柱上刻有两对雌雄狮子,桥身的东西两边各雕有两只镇水神兽,据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的好水之蚣虫夏,今只有三只完好一只不知去向。
白云桥---鄞州与余姚交界古迹

鹿亭,明末清初·黄宗羲《四明山志》中说,梁代隐者孔佑在这里救了一头中箭的鹿,建亭护养之,这个村名为“鹿亭”,至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白云桥就在鹿亭东1.5公里的晓鹿溪上,原来这座白云桥南通鄞县,北达余姚,是鄞县和余姚的界桥。桥下的山溪俗称大溪,古称长涧。《四明山志》中说:“长涧从斤岭发源,至它山,入鄞江,皆两山夹出。”大溪全长20公里,流经中村的最宽处达百米,而白云桥正好建在桥南的牛山和桥北盘山的山体延续部份,称石门谭,即成为白云桥基底岩石,桥边山峦高耸,翠碧如黛。唐·方干有“流水随寒玉,遥岑拥翠波”诗句。离桥1公里的下游,就是碧波千顷的鄞县皎口水库。

白云桥---鄞州与余姚交界古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