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的阳朔西街上

标签:
阳朔西街工艺品酒吧萨克斯二胡乐声休闲 |
分类: 国内旅行 |
去桂林就是为了漓江和阳朔,十五年前我去过,漓江依旧,码头经过整修,河道有所改善。我们去的时间是枯水季节,漓江河道游船首尾相接,航道尚通畅。
阳朔变化最大,商业氛围浓郁,但是非常干净漂亮。一条“西街”专卖工艺品,摊点目不暇接,一眼望去没有尽头。地上铺的是青石板,大块平整而坚实,脚感极佳。
西街上有许多酒吧,门口有艺术表演吸引客人。一位年青的男士吹奏着萨克斯管,演奏的曲目是“回家”,深情而投入。很快围拢了一批游客,大家几次鼓掌,并自动围成一个小圈。演奏者动情地一曲结束,眼角有泪水流淌,不禁让人们有许多猜想和留恋。
还有一位民间艺人,是兜售笛子葫芦丝等等乐器的,买卖并不影响他的演奏。他在台阶上拉起二胡曲目,神情极其专注,也是技艺不俗。二胡的乐声与主人全情投入,形成了一道景观,乐声在闹市回旋,歌者如入无人之境,那情景,怎一个“雅”字了得。想当年阿炳操二胡之时,技艺大概是更高的,神情也不过如此而已。
目睹这两位的演出,方知,此地的阳朔“西街”,是艺术的一块小小的天堂。有西洋的货色,也有民间艺术,杂揉在叫卖和讨价还价之中,莫非这里是艺术在市场喧嚣声中的生息繁衍延续残喘之地。
西街的一家店铺门口,还有扮作张飞的人物在哟呵和表演,有点天桥的把式的架子,光说不练。
拍了许多照片,买了一堆工艺品和食品回来。阳朔西街,一个不错的地方。
阳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不到一公里的阳朔西街,位于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荟萃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吃于街市。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沈彬便对住在碧莲峰里的居民羡慕不已。
阳朔不仅田园风光如诗如画,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古建筑、古桥梁、名人纪念地摩崖石刻等,点缀于山水间。最有名的要数阳朔古老的石板街--西街,街中有众多的工艺品店、书画店、旅馆、咖啡厅、酒吧、中国功夫馆,这里也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被称为洋人街。由于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说外语,故又把西街喻为"地球村。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达150万人次之多。
游客来到桂林,游罢漓江,在阳朔登岸,马上就会被西街吸引住了。洋人越来越多。到1998年,发展到每天竟有1000多人在此逗留。他们在西街上悠然踱步,悠然吃中餐或西餐,悠然与中国人或外国人聊天,租一辆自行车,信“马”游缰,悠悠然游览山光水色……洋人们悠悠然得如同在自己家乡的庭院里或田野上一样,西街上的人便也悠悠然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