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的"慈湖"

标签:
慈湖长堤城墙慈湖书院娱乐 |
分类: 宁波周边旅游 |
慈湖的对面,就是慈湖中学。
汉武帝封董仲舒为江东王,其八世孙董黯,迁居慈城小北门外,挑姜水养毋,封为孝子。改姜水为慈溪。建慈溪桥。下有湖,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慈溪),县又以是名,湖亦为慈湖。
在慈湖边,现代的人们修砌了参差不齐的城墙底座,模拟曾经远去的过去的城墙。城墙的底座,有六米左右宽,稍高于地面,大多一两尺高,到湖边地势高城墙也高高隆起。城墙两边以青色石条为外围,内有夯土,上铺青色碎石块,高高低低,绵延在湖边。是现代的景观,也是过去的遗迹。
在城墙遗址的内侧,有一眼“孝子井”。“孝子井”就在菜园里,就在田野中,树了一个牌子,引导人们穿过弯曲小路,走近观瞻。
夏禹王第一次会诸侯于涂山,改会稽。秦始皇渡浙江游会稽后,改置贸县,鄞县。晋隆安年(400)孙恩占慈城。贸县县衙迁往它山旁的小溪鄞江桥。经过330年后,唐房琯为贸县令迁回慈溪县(今慈城)。兴修水利,湖亦宜以慈名---慈湖。
宋代的杨文元公简(1141—1226),故居在台基弄17号唐代古民居,有匾<甲第世家>记载:宋杨简,杨"后土"中进士。明杨守勤中解元、会元、状元。置田100亩扩湖,并凿二口泉眼井。谓之慈湖。人称他为慈湖先生,并在鸠居楼讲学。后改建为<慈湖书院>。宋.杨简<慈湖>诗曰: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振(恆)古罕人知。只今烟水平轩槛,触目无非是孝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