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桥镇的高桥

标签:
官船纤夫草席拱桥张浚高桥休闲 |
分类: 宁波周边旅游 |
据鄞县地方志记载,由高桥向东一箭之遥的景安铺,唐宋时代又称马铺,为“出望京门十里”之驿站,官府的公文信函及晓行夜宿的驿使快马都在此驻足。如走陆路过高桥后经大隐、车厩、余姚可通杭州。走水路,可过五里大西坝河,在西渡进入姚江而直达杭城。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宋高宗赵构经鄞县逃到海上以后,高桥景安铺驿道上发生了著名的宋金“高桥之战”。该年腊月三十,寒风凛冽,明州城内家家户户都在过年,金兀术的爱将阿里浦卢浑的4000铁骑,从陆路过高桥,气势汹汹蜂拥而来,临近景安铺,突然踏上宋将张浚、杨沂中指挥铺设在地上的草席,顿时人仰马翻,被杀得血流成河,成为宋代抗金史上第一次胜仗,宁波草席,从此被称为“滑子”。阿里浦卢浑死里逃生,报告金兀术,亲率重兵前来报复。正月初七,明州城内还沉浸在庆贺抗金胜利和新年欢乐之中,金兵兵临城下,张浚竟弃城而逃,正月十七,明州城破,金兵洗劫杀戮未及逃离的城内外百姓,这就是宁波建城以来遭受到的最大浩劫。
数年后,宋高宗回到临安。降旨嘉奖张浚、杨沂中高桥之战有功,在桥边为张、杨建宁德庙、锋庙,百姓们为表示庆贺,即形成了八百年来万人参预的“高桥会”。
据清代学者蒋学镛考证撰文认为:“张浚恐金人益兵来攻,即大掠城中而去并拆所过桥梁,金兵至,士民奔迸,桥毁不得渡,遂歼于敌,浚实为罪魁,后为但称高桥之胜,反于其地立祠。”后来由于张浚伙同秦桧屈杀岳飞,才永远跪在岳坟前被世人唾弃,而高桥旁宁德庙中的红脸菩萨也改为黄飞虎,高桥之战中的张浚,最后才得到历史的惩罚。
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沿海制置大使吴潜重建了高桥,也即现在的如此规模。元明清各代,屡经修缮,最后一次重修为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至今已历118个春秋,它虽然已失去船来人往的辉煌和热闹,但作为浙东历史文化的重要名胜古迹,仍将受到世世代代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