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山塘街” 的历史文化

标签:
水巷义庄小学乾隆帝山塘街休闲 |
分类: 长江三角洲旅行 |
苏州山塘街可以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这一段大多是商铺和住家,各种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东段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热闹繁华。
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这一段渐近郊外,河面比东段要开阔,河边或绿树成阴、芳草依依,或蒹葭苍苍、村舍野艇。这里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还有“五人墓”、“葛贤墓”等古迹。再向西行,就到了有“吴中第一胜景”之称的虎丘山,峰峦塔影,山林气象更使人神往。
山塘街一向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朝野名士所钟爱,曾留下了许多吟咏之作。清乾隆帝对山塘街则是分外青睐,他写的诗中,直接提到山塘的就有9首。1761年乾隆在太后七十大寿时,特意在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建了一条苏州街,而这条苏州街就是以山塘街为蓝本的。上图是苏州山塘街水巷,下图是山塘街义庄。
1792年,乾隆帝又在御苑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了一条苏州街,也还是山塘街的翻版。这两条苏州街后来在战火中被毁,1986年在颐和园又重建了苏州街,使七里山塘的风貌再次重现于京华。
山塘街还被写进不少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之中,苏州弹词《三笑》、《白蛇传》就都写到它。《玉蜻蜓》中金贵升与青年女尼志贞就是在山塘的法华庵里结识的;《三笑》中唐伯虎得遇秋香,所谓“三笑留情”发生在虎丘,而秋香下山归舟,唐寅雇小船追踪至无锡卖身为奴,那“追舟”一回书的地点,也就在山塘河里。
现在的山塘街,小学就有三座,各种古迹固守其间,玉涵堂、泉州会馆、绍兴会馆、古戏台、山塘阁、安泰救火会、江南成衣馆、义庄等等,比比皆是,说不尽,看不完,姑苏城里山塘街。上图是门楼牌坊,下图是树长在屋墙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