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岩的“万安桥”和“柿林庙”在村庄的另一侧。走在进山的公路上,目光向左侧望去,就能看到一座红色的庙宇,接着就是一座古老的石质古桥。清咸丰二年(1852年),83岁老人应元粥将其一生的积蓄,加上民间集资,建造“万安桥”,石砌拱桥,桥高离溪底约6米。半园孔底直径12米,方便行船人们过河。古桥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


“万安桥”是一座古质拱桥,高高的拱形桥洞弧度圆满挺拔而又坚韧,构成拱形的石块尺寸精确对接严丝合缝堪称杰作,历经数百年而异常坚固。拱桥的石台阶在桥面上保持着原有风貌,桥上甚至还有长年留下的青藤,冬天曾经枯萎了,到了春天发出红嫩的叶芽,鲜艳而清新。大概是修建了蛟口水库的缘故,万安桥下的水流已经不再丰沛,细细的水流与高高的拱桥并不匹配。远远望去,仿佛古桥突兀地立在田野中。今天的“万安桥”下怎么也找不到水流汹涌当年舟辑船行的感觉,更没有桥边集贸的喧嚣。由于附近建了水库,桥下水量锐减。在水流稀疏的河面上,“万安桥”显得孤单而又寂寞,有种风光不再的遗憾。然而,密岩村人还念着“万安桥”曾经为附近人们造福的功德,甚至记着石桥效力时的辉煌,没有破坏它,保存了她原有的丰姿,真是幸事,让我们有机会凭借一座古桥回忆过去的岁月。

“柿林庙”已经过修缮,外墙的紫红色在绿色的田野中醒目异常。“柿林庙”选址讲究,正门前面对宽阔的溪水,东侧不远处是一座不高的郁郁葱葱的山包,西侧是一条公路,周围有田野里,不远处是“万安桥”。山水田地间一座红色的古庙,与不远处的古石桥相邻相伴而生,几分古雅几分香火。“柿林庙”里供奉着密岩人应彪,应彪曾经作过明州刺史。还有陈太公和一位著名儒生。“柿林庙”里有漂亮的戏台,戏台正面正中上方有“我镜”两个大字,说的是观戏的感想。旁边对联是:“观尽世间悲欢事,感受人生离合情”。戏台上红色金色为主,雕梁画栋,塑像彩绘,应有尽有,极尽乡间的侈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