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旭兰
程旭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504
  • 关注人气:2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五磊寺

(2006-12-09 07:28:01)
分类: 宁波周边旅游

 2006122日,我与同事到五磊寺。观瞻寺院,拜见神仙。

慈溪境内灵山古刹,五磊寺最著名,位于杜湖东侧。一面是烟波浩淼的湖面,一面是高耸挺拔的山峦,佛教文化为景点增添祥和气氛。
  相传在2000年前,印度高僧那罗延遍访中国名山胜境,跋山涉水,选中五磊山上风水宝地,在此结庐传经,燃起篝火,招徕信徒。然而圣火虽炽,应者几无;高山相隔,知音难觅。据说某日孙权母亲坐船经过,发现篝火隐约,遂命人详察,方知原委。于是特意在圣火升起之处修建一座小小寺院,这便是五磊寺前身。那罗延结束了餐风露宿、枕石漱流的生活。


   
五磊寺门前一水池,取名“真明池”,碧水从东面的象眼冢汩汩流出,注入真明池后又经小渠流到月亮湖,常年不枯竭。据说是那罗延亲率众弟子日夜开凿成的,其间曾与山中妖魔斗法,死伤多人,故又名“万工池”。池水清洌甜爽,能助人祛病驱邪。

池旁有赤松五棵,作为五磊寺的香木,为后世传人所栽。离寺不远的山坡上,有参天古树数株,有些树龄难以估计,需几人才能合抱。寺内以樟树居多,枝叶繁茂,四季常青,与五磊寺的金黄建筑交相辉映。

到了唐僖宗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五磊寺的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各种经幢阁楼美不胜收,殿堂亭榭尽浮佳气,真可谓“古寺楼台高避暑,晴天松柏昼生寒”。

宋代舒亶的游五磊寺诗曰:“五磊峰高笔插天,苍朽合抱数千年,尘氛洒落非人世,风落清明近月边。”为了给香客提供歇脚之所,五磊寺在杜湖边的石湫头设有下院,专供上下山者小憩。

20世纪30年代初,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曾在此驻足,创设“南山律学院”,后因分岐未果。但五磊寺还是因此成了宁波一带天台宗的发源地,可见影响之深远。

1942年,浙东区党委在宓家埭成立之后,谭启龙、何克希等曾率抗日健儿在此开会、整休、制订领导浙东人民抗日的方略。三北的几次战斗,使敌顽闻风丧胆,解放以后,寺中的僧人每回忆起这段历史,可谓津津乐道。

据五磊寺住持真如法师介绍,该寺每年接待客人达20万余人次,而且尽管有逶迤十几里的盘山大路直通宁波,但大多数人还是宁愿以步代车,以表虔诚之心。修复一新的五磊寺如今已正式改名为“五磊讲寺”,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由赵朴初先生亲笔所题,为五磊寺又增添了新景。

 

 

?/P>

?/P>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