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感悟随笔谈天说地 |
分类: 国内旅行 |
丽江,小小古城记忆
丽江是西南边远地区一个小小的古城。
古老的民居,古老的石板路,古老的小桥流水人家,古老的民族服饰,构成了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四面八方客。
记忆之一,民居不俗:
小城古老的民居白墙黛瓦,小小的四合院石阶引入。城中有四方街,由此幅射到四方的有八卦路。古城建在一座山脚下,登山可俯瞰古城全貌,一片墨黑的坡面屋脊,挤挤挨挨。如果是在夜间,小城灯火通明,璀灿闪烁,流光溢彩。
古城中心地带有几座稍高的建筑,亦有飞檐斗拱阁楼。气派的木王土司府,还有大牌楼、高门槛、“肃静”“回避”的牌子。
小小的古城就是一座边地京城。丽江古城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上个世纪前半形成。面积14平方公里,海拔2410米,居住着4200户人家。
古城无城墙,也是一绝。地处在边地,又是商贾云集,不怕惊扰,更显得颇有改革开放意识。据说是土司姓木,筑了城墙恐怕被困。不知何故,木府却是有围墙的,难道不怕困吗?
本人倒更愿意相信,这商贾云集之处,骨子里就有开放的血脉,古城就这么四通八达地成长着,与商有利,与民无害。况且,边地外来侵扰少,边地民风古朴,所以不设防。
记忆之二,石板路花俏:
丽江的路都是石板铺就,可以说是没有石板不成街道,没有石板不成巷子,没有石板不成路。有路的地方就有石板。
这石板又不同于别处的石板,别处石板青一色,丽江的石板五花石。
丽江路上的石板,大多是长50公分左右,宽20公分多。
石板上有白色、红色、黑色、灰色、绿色等等。
这花色的石板,好像是大自然将各色石头再次熔炼而形成,看似并不坚固,可多少年来人们踩踏,车来车往碾压,也未见碎裂。这石板是花花公子,也是实在的厚道。
记忆之三,流水处处过家家门前有:
丽江古城位于玉龙雪山脚下,金沙江在不远处流过。
充沛的水量,给坡地上的小城注入了清澈的甘露,那是生命的源泉。
古城内有无数条小小溪流,流入各家各户,滋润着生命,也滋润着古城。可以说,在古城里有路的地方就有流水,有门的地方就有水上小桥,每家的门前尽可汲水。
记忆之四,丽江城里多商贾:
丽江古城因袭历代集市而形成,是周边各民族商贸交易的集散地。
大研古镇的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道,直通东南西北四郊。又从主街道岔出众多街巷,如蜘蛛网交错,往来方便,自然天成。
街市上多商铺店面,百屋有百货,千人是千面,万家来处可是万里?形成了这场面这繁荣。
过去,每日集市,万头躜动,热闹非常。四方商贾,八方马帮,各族民众,来此一聚。
今天的丽江,更是游人如织,商机无限,衣食住行,工艺巧手,茶社酒吧,文化文艺,比比皆是,付出商品,获得利润,回报可观。
你看那每个游人的眼中,目不暇接;再看那游人的手中,不是围巾,就是风铃,还有银器、瓢刻、刻画、中药、玉器、服装等等。商贾赚得盆满钵满,旅客乐得满载而归。
记忆之五,民族服饰多艳丽:
云南全省,26个民族,占56个民族的小一半。丽江常年居住的少数民族有纳西族、白族、苗族、彝族、藏族等。
各民族有自己的服装和文化,各民族经营的商品又有所不同。
着民族服装的多是女人,女人的服装色彩又多艳丽,大红大绿,艳黄藏青,泼辣大胆,大俗大雅。
这色彩鲜艳的服装,是边疆地区人们性格的反映,也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点缀自然和家园的需要和必然。
还有那些服装上的银饰、玉器、黄金、玛瑙,耳环、手镯、项链、胸针、头饰。画龙点睛,繁星点点、叮当作响、洋洋洒洒。或富贵,或俏丽,或含蓄,或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