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龙格格
龙格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01
  • 关注人气: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庆悦城“龙母庙”

(2008-06-04 17:12:06)
标签:

龙母庙

岭南建筑三瑰宝

文化圈

风景名胜

分类: 风景名胜

悦城龙母庙座落在德庆县悦城镇三江水口汇流之处,她前临江水回环的西江,后靠层林叠嶂的五龙山,左右还有青、黄旗山护卫,形成五龙护珠之势。龙母庙不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此外,龙母庙还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有的龙母文化而盛名远播、扬名四海,是迄今广东境内香火最盛、炮竹最多、最富神奇色彩的庙宇。

龙母姓温,秦时人。自少能预知祸福,且乐善好助,人称神女。传说一天,温氏在西江边洗衣时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能为温氏捕鱼。长大后五物竟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鳞甲的五条真龙。温氏让他们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们便称温氏为龙母。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就此建庙,名曰孝通庙。今为龙母庙,系重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为砖、木、石结构,建有石级码头、石牌坊、山门、香亭、正殿、两庑、妆楼、行宫、庙侧有龙母坟、碑亭、观音。

    德庆悦城“龙母庙”  

龙母庙,这座古建筑,系集两广能工巧匠,运作七年才完成。它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岭南建筑三瑰宝。龙母庙建筑精华在于四雕一塑。四雕指砖雕、石雕、木雕、灰雕,一塑指陶塑。山门的左右墙头上保留着两块艺术价值极高的砖雕,虽然已经破损,但可以看到极其精细的刀法,神情毕肖的人物,富于立体感的多层次画面。最为出色的是山门檐口饰板上的木雕,花鸟人物,形象生动,造型优美。

香亭和山门的柱子全部采用蟠龙花岗石雕柱,柱上所雕之龙无不鳞甲毕具,口中的龙珠滚动自如却不能取出。透雕和深雕相结合的高超工艺,使柱上的每一条龙都栩栩如生直欲驾云飞去。除了美观,柱雕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防虫防蛀,柱础上刻的奇特花纹能够有效地防止虫蚁爬到梁柱等木质建材上为害。大殿殿脊上的陶塑,原有的已经因为年深日久而被风化,现在保留的石湾老艺人的作品,人物取材于《封神榜》和水浒108将,其艺术价值仍然值得称道。

    德庆悦城“龙母庙”  

城龙母庙主体建筑为砖木石结构,由牌楼、山门、香亭、正殿、前后两厢、妆楼、碑亭、东裕堂、西客厅等建筑物组成一个完整严谨的整体。龙母庙最为值得称赞乃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其建筑系按低水区特点设计:柱基特高,墙四周砌以水磨青砖,盖以琉璃瓦,殿内外地面,全以花岗岩石板铺设,每逢水淹过后,别处淤泥淹膝,庙内稍作清扫地面便干净如故。此乃龙母祖庙建筑之中的神奇。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上香朝拜,烟火经年不衰。

据相关龙母文化专家介绍,龙母的形象、龙母的传说、纪念龙母的民间意识和仪式已经胶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牢固而庞大的龙母文化圈。这个文化圈遍布整个西江流域、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侨华人,并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流域传播,形成对中原文化圈的一种文化辐射现象,成为中原龙文化的一个侧影。

德庆悦城“龙母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