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的机遇与挑战

标签:
sun阳升oracle甲骨文mysql开源社区合并ibmit |
分类: IT及科技纵横 |
http://www.mysqlconf.com/mysql2009/public/content/news-coverage
乐观者认为,甲骨文看到了MySQL的前途,MySQL找到了真正的机遇。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MySQL前首席执行官Mickos。他在Twitter写到:我个人觉得甲骨文不会削弱MySQL。拉里·埃里森很聪明,他知道他该做什么。我离开SUN的时候,每天MySQL的下载量达7万次。当然,大家都明白,这些下载不是说一定都能带来收入。但数字说明,MySQL对年轻的开发者来说,太具吸引力了。保留和发展MySQL,对甲骨文来说完全有益无害。
Mickos认为,甲骨文会借助于MySQL来改进他原有的数据库产品,使自己在低端市场更好地与微软竞争。是的,年轻开发者对MySQL的支持,使得以千万为单位的人和公司安装了MySQL。没理由甲骨文会扼杀它的发展。理论上说不过去,现实和利益也不会。至少五年内如是。
其实,自从2008年1月Sun收购MySQL以来,SUN CEO Jonathan Schwartz与MySQL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一直在努力发展MySQL。虽然16个月发生太多事:灾难性的5.1版发布,让大家对SUN的开源能力产生过怀疑;几个关键的开发者出走,包括MySQL联合创始人Monty Widenius和David Axmark,让人觉得SUN是否对开源MySQL全力支持;接着是MySQL CEO Marten Mickos的辞职,让人觉得SUN是否接受开源MySQL的文化和作风。
然而,随着MySQL第七届年会的如期举行,人们看到了Sun发布了针对实时关键任务数据库的MySQL Cluster 7.0。Sun OpenDS标准版,这个一体化的平台,扩大了身份管理组件与MySQL开源数据库之间的互操作性,增加了灵活的可扩展性,简化了cluster的备份和维护。不仅降低了公司的运作成本,而且增强了开源数据库的功能。给人的印像是SUN越来越离不开MySQL,很多新的组件都考虑如何在MySQL上实现。OpenDS和MySQL的有机结合,让用户体验到更强大的性能、更少的应用错漏和更简单的编程过程和更简洁的管理模式。
Sun宣布,会为MySQL虚拟化解决方案增加闪存固态硬盘SSD,使应用程序性能提高7倍,响应时间缩短近65倍。
MySQL的挑战:
Oracle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专有数据库厂商,现在要拥有全球最大的开源数据库MySQL,显然互补性极强的同时,文化的冲突和产品的经营风格完全不同,给MySQL的市场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也是显见和难免的。
因此,持悲观态度的人大有人在。代表人物是去年离开Sun的MySQL创始人和联合开发者Michael
Widenius。他在博客上写道,甲骨文收购Sun的理由是:Sun有硬件,有虚拟机VirtualBox,有存储系统Sun
Michael Widenius说他个人最希望Oracle能选择第三种。但这意味着,Oracle必须去学习开源的开发模式,以及如何与开源社区的通力合作。Michael Widenius对此不太乐观:因为Oracle公司在开源界的名声并不好。Oracle的公司土壤可能会窒息MySQL。
为了保证MySQL能继续生存下去,Michael Widenius在博客上说,他有意创建一个MySQL分支,就是从正版中抽出一部分——用他的公司Monty Program Ab去创造一个MySQL “Fedora”。这立马引起了网上的争论:到底谁拥有MySQL商业开源应用程序,是企业版权持有者,还是开源社区?当然,从开源社区的角度看,商标和版权都是毫无意义的东西。
实际上,很多人担心,甲骨文会不会重走Siebel收购的老路 --- 末了终止了Siebel的运作。一有三长两短,Oracle只会顾及自身原有的产品和服务。何况对于MySQL,Sun折腾了一年多,在开源社区也没讨到什么好处。到了Oracle,又能怎么样。倒是InnoDB和MySQL又破镜重圆。
收购意味着又有若干产品被打入冷宫。因此有人说,Oracle根本顾不了MySQL。Oracle可能会把MySQL给卖了;或者说MySQL的原有团队有可能把它赎身出来;最可怕的观点是Oracle会让MySQL自己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