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长英语口语方法快乐秘笈家庭亲子乐趣素质教育生活育儿 |
我认为,只要孩子有兴趣,而且作妈妈的有耐心,那么寓教于乐不仅仅是对幼儿的一种智力开发,也会成为孩子将来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无论孩子喜不喜欢,为了不让他比别的孩子输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很多家长的第一做法便是把孩子托付给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学习班,或请来家教老师全程辅导等。这些家长们,其实大部分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甚至是有时间让孩子感触他所感兴趣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可偏偏他们的统一借口往往异口同声:“自己的孩子是教不好的!再说了,孩子也不听你的话!”
我对这些家长们的回答可以称得上是毫不留情的:“孩子从小就不听亲生父母的话,长大了还能听谁的话呢?”因为一个孩子的听话与否,绝不是象某些家长所形容的“棍棒出孝子”那样,或“顺其自然”的“听天由命”,那些做法简直是无可理喻的大错特错。
就象教儿子学习英语口语一样,他不是天生就会英语,也不是那种说话能力特早的孩子。可是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学习口语靠的不是强迫孩子接受,而是让孩子主动找我去学。
1.
为了让他从小就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我总爱自言自语。我爱在小家伙刷牙洗脸的时候唱耳熟能详的英文儿歌,爱在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空隙里将通俗易懂的英文小故事念念有词。在那些儿歌,故事,歌谣里面,我特别添加了可爱的动作和搞笑的表情,有的故事让儿子捧腹大笑,有的儿歌让儿子意犹未尽,有的歌谣让儿子留连忘返。可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反反复复”。我认为,我不在乎儿子爱不爱听,喜不喜欢去学,大人的“自娱自乐”已经无形中深深的影响了孩子。有好几次,我只是念了十分钟的一首新儿歌儿子居然能“倒背如流”了。
2.
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肢体语言,让他在肢体动作中品尝成功的快乐是十分必要的,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因为这是孩子最乐此不疲的本能。我和儿子就常常喜欢玩一种叫“倒栽葱”的游戏。就是孩子坐在大人的膝盖上,大人说一个谜语让他猜,猜中就可以把孩子的腰轻轻往后做倒立姿势。大羽很喜欢玩,每次一定要弄得我累得扶不稳他才肯罢休。具体的玩法是,我问:“It is a fruit.It is round and red. What’s this?” 让他回答,答中就来一个“倒栽葱”,回答不对就挠他的痒痒。这种玩法可以让孩子潜意识中大量接受英语听力,并煅炼他的分析思维,更好掌握所学单词。
3.
为了发展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也喜欢亲子合作。就是把我的手机作为录音机,一起演绎一段又一段精彩音频。音频的内容必须是我和儿子共同开口说英语的故事或小演讲稿。刚开始有点困难,我对儿子说:“没关系,妈妈先来!”于是,我郑重其事对着手机,声情并茂的大声诵读。完了还重播一遍自我欣赏。这时小家伙的评论开始如雷贯耳了:“妈妈,你读得太快了!”“妈妈,你好象有一句漏掉了!”“妈妈,你为什么不等等我呢?”于是,我们俩“忘我”的工作,往往是一段很短的音频录完,小家伙竟然要让我们再“NG”多好几次,理由是:“妈妈,我还想读得更好些!”当时我还真没想到,一个四岁多的孩子,竟能如此“严格”要求自己。在亲子合作中,我让孩子彻彻底底感受到和妈妈一起学英语是件毫不费力且有趣生动的事。这里要注明一点:类似这样的亲子合作多多益善!再说了,录好的音频已经是最好的免费听力材料,何乐而不为?当然这里作妈妈的语音语调不能不标准哟!
4.
训练孩子大胆说英语的形式很多,但在不同场合下让他表现自我可以更好激发他的自信和开口表达的积极性。我经常带儿子到小区的保安亭,会所的玩具店,超市的照相馆,穿梭的免费巴士上尽情开口大讲特讲。当然,适当的物质刺激是少不了的。比如说在玩具店,店里的老板都认识大羽了。我来问他最近托马斯的火车到货了吗?她笑着回答:“大羽很棒呢!是不是又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啊?”然后我就和大羽说:“给阿姨表演几首歌曲,好吗?唱得好,妈妈就奖励你一个小火车!”大羽可高兴了,手舞足蹈,乐不可支。结果当然也让阿姨们心满意足。当大羽拿到他的奖品时,我对他说:“妈妈买玩具给你,是因为你表现得很好。你要继续努力!好吗?”
5.
在孩子爱上了英语之后,我经常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渗透。比如吃饭时,我会利用桌上的菜对儿子提问;比如买了一样新玩具,我会提醒他这个用英语怎样说;比如一天里的常用表达,我会中英文同时呈现在儿子面前,让他每天融会贯通。语言是一种工具,只有把语言学好了,才能更好的运用语言去学习你所感兴趣的知识。
我的宗旨是, 我并不要求孩子能学多少,能懂多少,只要他肯听,只要他肯说,只要他肯大胆自信的在人前表现自我,这就是目前我所努力的目标,也是我希望这样的启蒙思想能让孩子将来明白,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不劳而获的。而且,只有越快乐的学习才越有成效,反之,不如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