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人当妈后丧失母性的四大根源

(2009-05-21 13:40:54)
标签:

杂谈

情感

生活

丧失母性

女人

四大根源

婚姻

家庭

育儿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话,恐怕对于大多数当了妈的女人来说是无可非议的,但为什么“最毒妇人心”的话又在人们交头接耳中如雨后春笋呢?

 

事实就是如此,那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往往是出自一些丧失了母性的女人之手。

 

无可否定的是,女人的心理变态了,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被抛弃的爱情,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心事、变幻莫测的动机,把女人的思维搞糊涂,自然也就一点都不顾及家庭的存在和孩子的可贵了。虽然孩子是她肚子里掉下来的亲骨肉,但其所作所为却根本与失去控制的野兽没有丝毫分别。她,开始对孩子下毒手,下了毒手后要么选择同归于尽,要么选择后悔莫及,最后那令人刻骨铭心的受害者却是女人自己的宝贝--那些含苞欲放的花朵!

 

最近不知怎么回事,今天报纸报道的两位母亲就让我内心不寒而栗。一个嫁了个有钱老公,生育了可爱女儿,只因老公经常不回家,便选择把女儿从高楼阳台扔下,孩子坠落身亡,自己也随之跳楼;一个被老公抛弃,过着单亲妈妈的生活,只因女儿没亲口喊她一声“妈”,便选择对女儿残酷虐打,身上几无完肤!当时我真想不出她们所以要如此“狠毒”的理由,再细看,原来前者是因为性格孤僻不太爱说话的抑郁症所致,而后者是受了被前夫虐待后抛弃的恶果。但我以为这些都不仅仅是她们丧失母性的根本,她们之所以能如此灭绝人性,决不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她们的作法之偏激恶劣也许她们自己本人都一无所知。于是,我开始研究起她们的心理来。

 

她们都已为人母,可是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1.  愤怒。

愤怒的人容易失去理智。因为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的贫乏,对别人倾吐心事的门被自己堵住了,只好选择一发不可收拾的愤怒。无论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前者可能是属于出离愤怒的不可名状,家里老公经常不在家,没人沟通,又不喜与街坊邻居打交道,于是所有的怒气凝结成河;后者则容易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他人身上。只要女儿没有如她所愿喊一声“亲妈”,她的心里也无法达到所预期的目标,最后由失望转为悲观,愤怒也接踵而来。为了发泄愤怒,自己给自己制造让人胆战心惊的麻烦。

 

2.  狂躁。

狂躁的人容易上火。因为没有能力将事情改变,也没有办法扭转现状,于是心急如焚,火冒三丈,不是看什么都不顺眼,便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抱一线希望。怎么办?为了满足自己的狂躁心理,自己身边最亲的宝贝不幸成为致命伤。那些丧失母性的女人可能会想:与女儿同归于尽的感觉真好,只要从世上消失,孤独不见了,痛苦也没有了,只有最宁静的幸福。此刻,对死亡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摆脱竟成为了女人无限期的奢望!对肉体的折磨和对花朵的摧残竟成为了当妈最痛快淋漓的发泄!患有狂躁情绪的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如此假象,从而出现惨不忍睹的下场。

 

3.  抑郁。

抑郁寡欢的人容易将现实变得支离破碎。虽然无法摆脱独守空房的孤寂,虽然无法原谅孩子的执拗作法,但却从来没有尝试新的途径让自己从抑郁的孤岛中走出。她们会在内心里萌生出许多的怪念头:自己出不来,别人也别想进得去。于是便开始自己端详自己,更在意自己的做法,不但对别人施加压力,更是变本加厉的严惩他人。死亡和暴力这些念头就象挥之不去的抑郁的幽灵,时时刻刻缠绕着自己,让你不由自主的尾随了它去,再无退路。

 

4.  恐惧。

恐惧多出于过分担忧。老公长期不在家,虽家庭富裕,仍时时杞人忧天的左思右想,于是越恐慌就越想逃避,越担心就越想躲藏,然后躲到悬崖竟忘了勒马,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殉葬品。同时,一次不愉快的婚姻遭遇也可以使人变得恐惧。想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吃得好穿得好,就不顾一切的想在最短时间内让她正视母女关系。但由于太高估孩子,压根就没想过其实不只自己是婚姻的受害人,孩子的幼小心灵也承受不住。当被前夫抛弃的阴影让自己缺乏了自信并产生自卑后,更恐惧自己的亲生女儿脱口而出的“你不是我的妈妈。”那句话。为了爱她,也为了得到她的爱,也可能就是对“棍棒出孝子”的恶意扭曲,恐惧的女人只好出此下策。

 

当女人当了妈后出现了上述四大可怕心理,还真不如不当妈!有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婚姻如蜜甜,自己的生活如花鲜艳呢?然而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件事物都是错综复杂和千变万化的。然而女人的心态没有调整好,压力无法解脱开,又怎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的面不改色心不跳呢?

 

   如果生活对你就是如此不公平,如果命运对你就是如此太坎坷,真不如坦坦荡荡的对自己说:“我认命了!”,但更要说:“我不服输!”。在保持母性的长久日子里,那些挣扎在边缘线上的母亲们还不得不认真做好以下几样事:

 

1.  接纳现状,保持乐观。别每天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命远为什么如此捉弄人?然后尽最大努力的转移思路,以专注于自己最倾心的工作为动力,以“难得糊涂”作为处世为人的座右铭。

 

2.  多学会广交朋友,心情不快的时候能向人倾诉;无人聊天时也可以自己做做深呼吸或学习瑜伽动作,让自己暂时脱离焦虑的情境,让身心得以平静。

 

3.  暂时得不到的结果何必刻意强求?有些事情急都急不来的。比如说那位想让亲生女儿喊自己一声“妈妈”的母亲,你根本无须用暴力迫使女儿服从。最稳妥和有效的办法就是“润物细无声”。每天和蔼可亲的走到女儿的身边,以慈母的口吻和爱女的情怀和她交心,与她游乐,心平气和分享你们所向往的生活。至于叫不叫妈妈这声称呼,自会水到渠成。

 

4.  每天腾出时间让自己深思。用你执着的爱好,安静的空间或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方式来寻求自我发泄。多奉献少回报,多付出少抱怨。一个宁愿自己吃亏些的人相信很难产生什么暴力倾向,同时心胸宽广对生活未来充满向往的人也大概不会对轻生离世抱有太大幻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