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受老师批评的孩子就都没出息吗

(2008-05-11 15:47:45)
标签:

教育

老师

家长

批评

表扬

进步

成长

帮助

配合

育儿

老师表扬孩子大都说“你真棒!,老师表扬孩子也喜欢称“好宝宝”,大多数被老师们口头里赞不绝口的称号有小管家,小助手,小天使,甚至还有小明星,这小明星的评比就牵动了多少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心。也许小孩子需要表扬,家长们也是爱面子的,开家长会老师也绝对少不了提及每个学生们的名字。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里自然是少不了被表扬的,再是多么的调皮任性,或是多么的蛮横无理,至少在他的身上也会有一处闪光点。但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里也少不了被批评。可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长的孩子一旦在学校里表现欠佳,如果是老师批评孩子那就不得了了,孩子绝对会哭丧着脸说不定还劣根不改;如果是老师在家长面前指出孩子的不足那就更不得了了,表面上家长会对老师和和气气的,但回到家里就是另一副嘴脸了:怎么老师老对咱家孩子有意见,该不会是偏心吧。所以,现在的老师难做人,他们就象是一个个战战兢兢的售货员,家长就是他们的顾客,只要是家长们觉得不满意的随时可以投诉。即使是工作出色,但因不合要求一些老师也照样得不到家长的尊重。而有些老师也懂得了明哲保身,也习惯了隐瞒真情,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发自内心,而是遮遮掩掩的,对家长们只报喜不报忧。

 

试问,受老师批评的孩子就都没出息吗?老师批评孩子时,家长们为什么会不来个自我反省而首先想到的是先声夺人?

 

老师的批评其实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也没有哪一位老师不喜欢教出优异的学生。既然学生有品格上的缺点或是学业上的不足,老师为什么要向家长谎报军情,欺上瞒下呢?假使那是不善意的批评,家校是否一致也是有目共睹,但最怕的是一些家长明明知道自己孩子存在的毛病,一旦被老师光明正大的点破就不能忍受,总要发泄对老师的不满,好让一肚子的冤气一扫而尽才肯罢休。

 

有一位家长就不止一次的和我吐苦水,说是她每次送孩子到学校,老师总要拉她到办公室将孩子的缺点评头论足。“老师一定是对我儿子看不顺眼,”她说,“一点点小毛病就要找我谈话,真受不了她说我儿子不好的语气!”我安慰她说:“也许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你儿子应该也是挺不错的,可能她是希望他能好上加好吧。也许她的批评并不只是批评,说不定是一种提醒!”

 

因为我本身也是老师出身,我很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做了几年的老师,也认识了一些颇有教学育人经验的同事。我非常明白,老师的批评其实也是很讲究艺术的,会批评学生的老师都是将表扬和批评揉捏得恰到好处。该表扬的时候实则包含了批评,该批评的时候也少不了表扬,就好象那些调皮好动的学生形容成有青春的活力,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说成是大器晚成一样。

 

我总觉得,既然老师如此真心实意,毫无顾虑的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虽然家长也爱面子,也有自尊。但一旦只顾听好听的表扬而忽略了孩子最真实的表现,那就等于害了孩子本身。如果受了老师的批评回到家里还要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那不仅损坏了老师的形象,还教唆孩子向坏的方面发展,知错就改最终成了空谈。

 

作为家长,我们渴望的是孩子有个严格的老师;作为家长,我们更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茁壮的成长。孩子相对于家长,是个稍脆弱的个体。所以,对待孩子的错误,建议老师家长们可以采用本末倒置的表扬法:比如说孩子不好好吃饭,我们不马上批评他,反而举起大拇指表扬他,不说他把饭粒弄得满桌都是,而是说他的桌面干干净净的;比如说孩子不好好读书,我们也不立刻指责他,反而装着看不见的样子赞叹他,不说他光顾着看动画片,而是打电话与他的同班同学的家长聊天,说他正在认真的朗读课文呢。孩子们都是有心眼的小家伙,只要是大人们谈论他们,他们总要竖起小耳朵偷听。要是大人表扬他而他也自知理亏时,他自会乖乖做好。

 

当然,孩子总不能老放在糖罐子里泡着。表扬的同时别忘了批评,该批评的时候也需一针见血;老师老找家长谈话并不都是坏事,与家长沟通谈及的都是孩子的优点还不如不谈。一句话,只有家长和老师真正的配合,做到家校一致,孩子才能取得更显著的进步。这样看来,受老师批评了,家长还得谢谢老师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