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婆媳关系,许多人是这样无可奈何的感慨的:婆媳相处难啊!纵使儿媳妇有多么的贤良淑德,很多婆婆通常都会挑三拣四,评头论足;即便婆婆是如何的和蔼可亲,做儿媳妇的不一定会尽心竭力把她当亲妈孝顺。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有次我在央视的东方时空节目里就曾见到过这样可爱的婆媳俩,婆婆已是九十高龄的人了,还要每天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的儿媳妇,而且是风雨无阻,体贴备至。当我看到那动人的一幕,也禁不住泪流满面。可毕竟那样的场面在当今的社会已如珍贵文物一样稀少了。
婆媳相处得好,自然是门非同寻常的艺术,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象那对可亲可敬的婆媳俩一样亲密无间的。我也不例外。回想当年与自己的“西太后”婆婆的相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不禁涌上心头。也曾有过诸多的不和睦,也曾有过些许的不合拍。但直到现在,当我细细去品味婆婆的那些话语,才觉得我的那位不可一世的“西太后”婆婆原来是那么的让人肃然起敬。
看婆婆,要听她的话,也要看她的心。
这里的“听话”不是一味的去言听计从,而是做为一名静静的听众,耐心的体会她说的每一句“至理名言”。她的话多,可以一天到晚说个不停但永远也不会喉咙痛的那种人。她最有名的话是:“永远也不要在人前说自己好。”如果不是我的老公和我谈起他的妈妈,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用“聪明能干”这四个字与她挂上钩的。
说起来,她的做人是确实比她的穿衣要讲究得多。她是一个身材瘦小,相貌平凡的女人。一生勤劳朴素,省吃俭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衬衣可以穿上几十年。与她素不相识的人绝对不会以为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家女人有超人的思维能力,因为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特色可言的平凡女人!她在你面前走过,就是那样的毫不起眼,甚至看上去寒酸至极!可惜那些只看外表的人是不会刻意去琢磨她的一言一行的,只有和她同甘共苦过的儿子,才能真切的读懂并欣赏她的为人品行。
老公回忆说,他以前的家境虽然贫穷,在村子里经常受到别人的看不起甚至欺负,要不是他那个坚韧不拔,好胜心强的妈妈,他们家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公公,他为人忠厚老实,木讷寡语,而且身体虚弱,时常生病。我的老公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家里的重担只能靠他的母亲和他两人肩负。即使家穷四壁,才读了初中文化程度的婆婆依然很重视教育。她经常这样对我老公说,再穷我也要供你上学。正是这样的坚强信念,她一个人撑起了半边天,含辛茹苦的把三个儿子抚育成人。如今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老公,并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自己开了一间公司,不仅生意做得红火,还无私的照顾着他的两个弟弟,把他们的家从农村搬到城市,给他们买房买车,供他们的子女上学。有时候,我会不解的问,你为什么会对家人那么好?我的老公会毫不犹豫的说:“那是因为我妈妈,是她教会了我许多的人生道理,她经常在我耳边说的是:‘家庭和睦,家人同心协力才不会被人欺负。’”
我的婆婆,之所以被美其名曰“西太后”,不过就在于她那如刀子般锋利无比的嘴罢。那张嘴只要一开口,无论是村里横行霸道的恶棍,还是有钱有势的流氓,无不吓得胆战心惊,落荒而逃的。她的嘴是出了名的厉害,在当地村里不但是数一数二,无人能比的女中豪杰。在家中也是独当一面,颇有见地的一家之主。正因为她的有主见的执着个性,家中的三个儿子无不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我的婆婆虽然有些“蛮不讲理”,但在她的信念中,她是非常的大公无私。即使现在生活好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穿得朴素,而子女则要穿得比她好。即使儿子给她压岁钱用,她仍然会将它分文不动的又转手交到了她的孙子孙女手上。倘或孩子们劝她好好休息,不要再去耕作时,她会固执己见的用各种各样新奇的理由来说服他们,让他们无可奈何。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她一点也不落伍。她关心时事,留意新闻,有时还饶有兴趣的和我探讨国家大事;她时尚幽默,紧跟潮流,甚至还为了超女和我争论得面红耳赤仍不罢休......
晚年的她看起来已有些老态龙钟了,但却丝毫不影响她那屹立不倒的个性。老公买了别墅,可她坚持不出来和我们同住,她还和我笑着说:她的在农村的老家虽然破破烂烂,可比起美国纽约还是要好上几百倍的!我不禁哑然失笑。看着她那饱经风霜的已是皱纹密布的脸上,分明写着自信自强四个大字啊!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弱小的她,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坚强的不容轻视的心灵!
前一篇:若即若离的婚姻危机四伏
后一篇:沉默男人如何令女人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