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舌状花亚科菊苣族苣莴亚族小苦荬属抱茎小苦荬(摄于2017年4月11日)
不经意间,初识了一种菊科的草本植物--小苦荬属抱茎小苦荬。它们生长在厂区的绿化带里。
抱茎小苦荬属植物约20-25种,我国有13 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植物界里,菊科里的那些花花草草或许是最有生命力的植物了。有资料称,菊科旗下有13族1300属植物,约25至30万种广布全球。其中,我国有233属,约3000种菊科植物。而苦荬之类的植物,被归集为菊科里苦荬属和小苦荬属。抱茎小苦荬为小苦荬属植物。小苦荬属植物,约20一25种,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我国有13种。
抱茎小苦荬的全株
我先是在一大片麦冬丛中发现抱茎小苦荬的。阳光下的抱茎小苦荬犹如鹤立鸡群,开着小黄花,在一片片碧绿中甚为抢眼,再加上有个性的抱茎叶,很容易被看到。
抱茎小苦荬的花序
时间接近中午,光线太强了,风也不小。或许来得不是时候,想拍好它还真不容易。接下来,我在厂区库房的一侧,又发现了好几株抱茎小苦荬。它们所处的位置,光线比较暗。用手机拍它们,也很是勉强。
抱茎小苦荬的花序和叶子
先拍下来再说吧。或许再过几天园丁们会毫不犹豫地薅掉它们,比起麦冬来,它们是杂牌部队,自然要被清除掉。从头到脚,拍了一些不同角度的抱茎小苦荬。在电脑里,可以仔细地、从容地去细细观察这些图片,再结合看百度百科里的介绍,似乎理论和实际开始沾上边了。
抱茎小苦荬的茎从叶柄穿出
抱茎,是抱茎小苦荬不同于它们本家植物的最明显特征。所谓抱茎,指叶片的基部围绕(环绕)茎,茎从叶柄穿出。其他科属的植物也有抱茎的,比如抱茎柴胡、抱茎廖、抱茎风仙花、鸭拓草等等。鸭拓草以前曾种养过,但从来没去注意过它的叶片和茎的结合方式会呈抱茎方式。抱茎小苦荬的花果期为3至5月。它为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含黄色舌状小花约17枚。总苞圆柱形,长5-6毫米;总苞片3层,外层及最外层短,卵形或长卵形,长1-3毫米,宽0.3-0.5毫米,顶端急尖,内层长披针形,长5-6毫米,宽1毫米,顶端急尖,全部总苞片外面无毛。
抱茎小苦荬的花序为无限花序
抱茎小苦荬的花序为无限花序也称作总状类花序,其开花顺序是花序下部的花先开,渐渐往上开,或边缘花先开,中央花后开。它的花序,其花梗长短不一,但几乎在一个平面上,这样的花序叫做伞房花序。它的茎不断分叉,但不同分枝上的花序形状都是伞房花序,被称为复伞房花序。樱花的花序,其花梗长短一致,被称为伞形花序。
抱茎小苦荬的基生叶呈莲花座状分布
抱茎小苦荬的根或直伸无分支,或有分支
那些横生的短而细小的毛须或许是它们的根状茎
抱茎小苦荬为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我看到的,在15至50厘米之间。它的根垂直直伸,不分枝或分枝。它有根状茎,但极短,这我还拿不准。根状茎,指水平生於地下的植物茎,能长出幼芽和根系,形成新植株行无性繁殖,并能使植物在地下生存多年。它的茎单生,直立,基部直径1-4毫米,上部伞房花序状或伞房圆锥花序状分枝,全部茎枝无毛。对比百度里介绍的特征,我感到它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茎的底部,长椭圆形的基生叶如莲花座分布,有的是倒披针形的,有的是食匙形的;二是其茎叶由小到上从有锯齿渐变为无锯齿;三是每逢枝条分叉时,便有抱茎叶;四是常见到它的茎下半部为紫红色,往上渐变到绿色。
抱茎小苦荬的茎或单生或丛生,直立
百度上说它的茎单生,直立。但我发现厂区有多处地方的抱茎小苦荬,在它们莲花宝座般的基生叶上也能丛生出不少直立的茎。由于空间有限,这些枝条竞相追逐阳光,拥挤中便有不少的枝条由直立变成斜生、横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