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2016-06-17 12:31:43)
标签:

荔波古镇

布依水乡

古风驿站

锦鲤河鲜馆

山水间客栈

分类: 信马由缰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迎宾牌楼(摄于2016年5月29日18:54)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当我们从三都县城抵达位于荔波县城的荔波客运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路上用了将近两个半小时。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山水间客栈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第一小学大门

 

    下车后,乘出租车几分钟就到了我们预定的一家客栈。这家客栈位于荔波古镇的荔波第一小学旁边。一路上的数番倒车,舟车之劳还是免不了,真得有些累了。好在客栈给我们安排的房间比较宽敞、整洁和明亮,好好地休息了一番之后,体力得到了恢复。傍晚时分,我们趁着吃晚饭的时间,顺便到荔波古镇蹓跶一圈儿。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美食一条街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布依水乡  

 

    荔波县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建制、宋建荔波州、清乾隆二年建石城至今”。我们看到的荔波古镇,是在清代荔波石城遗址的基础上重建的。荔波古镇占地面积1099亩,计划投资32亿元,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古镇分为水族部落、布依水乡、瑶族部落、苗寨四个民族文化村和古风驿站、酒吧一条街、非遗展示园以及水陆两条旅游线路。整个项目分为五期,用六年时间完成。荔波古镇的一大亮点是引入漳江河水打造流动的古镇水系,是目前众多古镇无法比拟的。目前,已建成布依水乡、古风驿站、非遗展示园等功能区。如此看来,我们所住的山水间客栈,属于古风驿站功能区的一部分。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芳草萋萋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旅游示意图(图片来源于荔波县人民政府网站) 

 

    以前的荔波虽然相对落后、封闭,但却保住了青山绿水。境内有国家5A级景区樟江风景名胜区和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属于“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一员,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被誉为“地球绿腰带上的绿宝石”。樟江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118.8平方公里,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21285公顷,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漏斗和峰丛洼地地貌,主要保护对象为喀斯特森林及珍稀动植物。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纷纷慕名前来荔波旅游,但由于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游客白天来,晚上就走了。重建荔波古镇的目的在于兴建一个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综合旅游服务区,能够让游客游而不走,变观光旅游为休闲旅游。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景色宜人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相映成趣   

 

    徜徉在古风扑面的小镇上,映入眼帘的是飞檐斗拱、石桥流水,绿地里芳草萋萋,水径旁晚风轻拂,一种惬意的心情油然而生。妻说:来贵州两天了,跑来跑去,这儿会总算是见到风景了!走近石拱桥旁的一座仿古街亭细看,亭额有名,我唤它为“宜亭”。不过那个“宜”字,被题写者有意略去了宝盖头上的一点,这是什么意思呢?或许是指建亭子的地方,景色恰好,就像美女粉面,浓淡正好,多一点都不行?暂且不去管它。这个亭子临水而建,与石拱桥相映成趣,景色宜人,倒是符合中国园林“宜亭斯亭,宜榭斯榭”的造园理念。细读一下亭子的楹联,感觉倒也贴切,这样好的居住环境,应该能够配得起这副楹联。楹联是这样写的:“家居青山绿水畔,人在春风和气中”。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玉带桥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水车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布依风情 

 

     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18万人,主要为布依族、水族、汉族、苗族、瑶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2%以上。布依族是当地第一大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5% 。由此看来,荔波古镇把“布依水乡”作为一期工程先予修建,也在情理之中。布依族为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万余人,在全国56个民族人口中排名第12位。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占了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以上,是布依族最主要的聚居地。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有本民族古文字,20世纪50年代又创制了拉丁布依文。布依族以农业为主,布依人的祖先百越民族最先发明了水稻种植,为世界稻作文明作出重要贡献,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布依十三坊--剪纸坊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布依十三坊--织布坊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布依十三坊--竹编坊 

 

    乾隆年间的荔波石城,城墙周长五百四十六丈(约1820米),城墙高一丈八尺五寸,建有东旭、西成、南薰、北拱四座城门及四门炮楼。同治五年毁于兵,九年知县钱壎添设东门月城,其城墙周长约三十余丈,高可一丈六尺。当年的石城虽然不大,但在偏远的大西南,也算是个热闹繁华之地,少不了制作、售卖那些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用具、用品的作坊。而如今,荔波古镇新建了布依十三坊,也是想试图再现当年的市井风情吧。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布依十三坊--制衣坊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布依十三坊--酿酒坊 

 

    或许有淡旺季之分,或许是古镇经营尚未形成气候。我们发现小镇上游人不是很多,很多店铺都没有开门。因此,要想亲身体验一下十三坊的感觉,是不可能了。那就从墙上看看吧。因为,古镇的墙上分别绘有布依十三坊的场景图,画面简洁、色彩明快,形象直观。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牛王道情 

 

    贵州多喀斯特地貌,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之说。因此,同西南其它少数民族一样,耕牛在布依族的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而神牛则是布依族人崇拜的重要的吉祥物。传说布依族的先人因干旱逃荒中,口渴难耐,恰遇一神牛摇头摆尾向山坳走去,便尾随前往得不枯山泉,由此得救。牛在布依族人心中还是力量强大的象征,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是布依族人的“牛王节”,人们会用枫香叶给牛沐浴,并做花糯饭给牛吃。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水族马尾绣 

    三都的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由于在三都逗留的时间很短,没有见到马尾绣。想不到的是在荔波古镇一家出售工艺品的店铺里,我们见到了马尾绣。马尾绣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成品古色古香,华美精致,结实耐用,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堪称世界一绝。水族刺绣的技法种类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马尾绣的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水语称为“歹结”)及翘尖绣花鞋(水语称为“者结”)、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四川成都织绣和其他民族的刺绣技艺也有用马尾为原材料,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将之用于背带等绣品。马尾绣工艺十分复杂,采用此工艺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九寨十里香美食客栈前的迎宾服务人员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九寨十里香美食客栈前的广场

 

    荔波的美食以酸辣为主。据说很早以前贵州一带食盐紧缺昂贵,为了下饭,老百姓逐渐形成了以酸辣为主的餐饮习惯。现在肯定不缺盐了,但酸辣为主的饮食习惯早已融化到当地老百姓的血液里,离开酸辣恐怕还真是不好下饭的。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锦鲤河鲜馆的外景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蜂窝豆腐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蒜香嫩秧


 

    我们喜欢清淡的口味,忌辣少酸,来到这里入乡随俗恐有困难。因此,寻觅一家适合我们口味的餐馆,还是挺淘神的一件事。好在古镇不大,转来转去寻到一家叫做河鲜馆的餐馆。这家餐馆干净整洁、环境雅致,餐具和餐桌乃至房间装修都给人以一种简朴雅致的感觉。特别是这里的老板很友善,对游客很热心。一番沟通后,我们点了两个菜,要了一大盆面条汤,舒舒服服地用了来荔波古镇的第一次晚餐。不但如此,我们还预定了第二天在这里的晚餐。除了点菜,店家承诺次日会给我们专门采购馒头,并熬制白米粥。

醉美贵州(4):荔波古镇

                            荔波古镇:夜色阑珊

    到了晚餐时间,古镇好似唤醒了一天的寂静,明显地比白天热闹了起来。当地人也好,外地游客也罢,多三三两两地相聚在大大小小的餐馆里。街上的行人并不是很多,更比不上丽江大研古城或凤凰古城那种人流不息、比肩接踵的喧闹场面。或许,这种宁静、古朴、雅致的小镇风情会更让人感到愉悦和自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