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洞 天仙瀑布
黄龙洞内
山水奇观
张家界风景秀丽,除了以天子山为代表的峰林地貌及以金鞭溪为典型的沟谷地貌,以黄龙洞为代表的溶洞景观,也是不容错过的一道风景线。
黄龙洞外的售票处
2012年11月1日,我和夫人一大早就从酒店赶到了黄龙洞景区。购完门票,抵达洞口时才7点47分。
黄龙洞
响水河码头
一年前曾来过黄龙洞,深为它的神奇而惊叹:天下竟有这样的溶洞!洞中有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水陆并游,奇观不断。心想:一定得让家人看看这黄龙洞。因此,在策划2012年的湘楚之旅时,自然而然地把游览黄龙洞纳入了行程之中。
黄龙洞
定海神针
印象最深的景观自然是“定海神针”了。它是黄龙洞的标志性景观,用了近二十万年才发育成现在的样子:高19.2米,两端粗,中间细,最细之处的直径才10厘米。从洞穴学意义上来讲,它实际上就是一根超细超长的石笋。“定海神针”目前还在生长,但要“摸高”到溶洞的穹顶,还得六万年。
黄龙洞
凌鹰觅食
石笋为碳酸钙石灰岩,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自然现象。石笋形如竹笋出土,自下向上生长。石笋成长缓慢,一万年约长高一米。石笋是由于含碳酸的水不断点滴到一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水滴的流量、滴水的高度以及地面的状况不同,石笋的形状也会不同。

黄龙洞
花果山
黄龙洞里的“凌鹰觅食”、“花果山”等景观,实际上是石笋群。由于洞顶滴水位置与溶洞底部的单向或双向移动,石笋的堆积位置和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就形成了一根根高低不同、粗细不同、大小不一、形状奇特的石笋。

黄龙洞
龙王宝座
如果滴水和水里面含的矿物质均匀的话,会形成比较细长、粗细均匀的石笋,并以比较均匀的直径达到数米的高度,形成“定海神针”那样的石笋。如果滴水的力度比较强,而且是来自渗入洞里的雨水的话那么会形成圆锥状的石笋,它们在根部可以达数米直径。“龙王宝座”是黄龙洞内最大的一根石笋,“底盘”很大,高度12米,直径达10米。它的中间是空心的,能同时容纳15个人。
黄龙洞 千丘田地貌(1)
黄龙洞 千丘田地貌(2)
黄龙洞里有一片由钟乳石形成的“千丘田”,好似纤陌纵横、如浪起伏的田园风光。“千丘田”,是指一片碳酸钙沉结地貌。它是溶洞里的水在水平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凸起的地方就是当年水流的方向。

黄龙洞
天仙水瀑布
如果把“千丘田”比作黄龙洞里龙王爷的“龙田”的话,那这“龙田”可是旱涝保收的。这得益于它的灌溉系统:“天仙水”瀑布。它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洞顶是植被覆盖茂密的树林,地表水和山泉水汇集成溪,从上面的缝隙里渗透下来。三股泉水中最大的一股,落差高达27.3米。若到了雨季,这里的瀑布会更为壮观。
黄龙洞里的响水河(1)
黄龙洞里的响水河(2)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石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由于不透水层的阻挡,或者第四纪地壳上升幅度大于溶蚀深度,有的地下河则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形成悬挂式的地下河。
黄龙洞里的响水河(3)
黄龙洞里的响水河(4)
黄龙洞内可分四层,水陆并进,从最低阴河至最高穹顶,垂直高度差有100多米。洞内有一个水库(黄龙水洞)、二条阴河(响水河、水晶河)。这些溶洞和暗河并不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了“河上有洞,洞上有河”的奇观。
黄龙洞里的迷宫
上次来黄龙洞时,没有看“迷宫”,这次补上了。“迷宫”是黄龙洞的精品景点,位于黄龙洞最底层的支洞,长138米,平均高度为3米,宽约10米,总面积达800平方米。为了休养生息,这里曾一度关闭,七年后重新开放,需要另购门票。
迷宫里的石钟乳(1)
迷宫里的石钟乳(2)
“迷宫”里是钟乳石的富集区。洁白晶莹的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卷曲石、石珍珠、石珊瑚等溶洞景观玲珑剔透,密密匝匝,无所不有、无所不奇。与黄龙洞内粗犷宏伟的龙宫相比,迷宫更显精美绮丽,邹家华曾为之题词:“中华江山多娇姿,黄龙迷宫竞折腰。”
迷宫里的石钟乳(3)
迷宫里的石塔、石笋
溶洞里的碳酸钙遇到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后,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不断地、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也相应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经过漫长的岁月,洞顶的形成石钟乳,洞底的形成石笋。
迷宫里的石柱、鹅管
深褐色的锥形物为童年期的鹅管
在迷宫里,可以见到洞顶上下垂有很多石钟乳。每一个石钟乳开始于一滴载有矿物的水滴。当水滴落下,留下了很薄的一点方解石圈。接下来的水滴继续留下新的方解石圈。最终,这些方解石圈形成非常细(0.5毫米)的中空的管子,俗称“苏打管”,也叫“鹅管”。“苏打管”可以长得很长,但是非常脆弱。如果它们因为碎片被堵住,水将从外面流过,沉淀出更多的方解石,形成锥形的石钟乳。
迷宫里的石柱
迷宫里的石幔(由许多成年期的鹅管组成)
石笋、石钟乳连为一体时,就形成了石柱。渗流水中的碳酸钙沿溶洞壁或倾斜的洞顶向下沉淀成形如布幔的层状堆积物,就是石幔,又称石帘、石帷幕。
黄龙洞生态广场
两个小时许,我们游览完了黄龙洞。黄龙洞的代表性很强,一身兼备了溶洞的很多特点。人们常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那么看了黄龙洞后,还会再去看其它的溶洞吗?除非有特殊的原因,以后再看别的什么溶洞,恐怕要选一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