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洹畔渔夫
洹畔渔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31
  • 关注人气:3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家界:黄石寨顶  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2014-03-07 13:09:28)
标签:

黄石寨

五指峰

情人峰

定海神针

雾海神龟

分类: 信马由缰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武陵源     黄石寨风光

 

 

                          黄石寨顶  风景绝佳

 

 

    武陵源风景区有句广告语是这样说的:“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黄石寨的风景到底怎么样呢?上去了才会知道。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摘星台附近的风景
   
  黄石寨是武陵源风景区的一部分,海拔1200多米,是一片高山台地。它的面积有250来亩,四周全是刀切绝壁,是俯视砂岩峰林景观的一个好地方。相传西汉时的名相张良看破红尘,辞官不做,隐匿江湖,云游张家界时,在此处被官兵围困,幸得师父黄石公搭救后才脱险。后来,人们将这里唤作黄石寨。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索道下站景色(图片来自百度)

    黄石寨景区,紧挨着金鞭溪景区的西门。上黄石寨可由前山沿台阶路攀登而上,也可乘缆车直接登上黄石寨顶,沿着环形步道游览四周景色。那天,我和夫人游览完金鞭溪,便乘景区里的车子前往黄石寨索道站。在那里买了缆车票后,很快就上了缆车。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缆车上看到的景色

  缆车徐徐上升,轿厢外的景色也越来越好看。形状各异的石峰,如被刀斧削过,十分陡峭,大有插翅难飞之势。以松树为主的绿色植物,在山谷和崖壁间顽强生长,生机万象,扑面而来,让人顿觉眼前一亮,神清气爽。那种青翠秀美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场立体的视觉盛宴,再好的相机恐怕也难以完全传神到位,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切身的体验。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后山景色一瞥
 
  下了缆车,在缆车站附近用了午餐。餐后首先在后山小转了一圈儿。这里分布有雾海金龟、猴帅点兵、后卡们等景点。是出缆车后,行走黄石寨顶环形观景步道的起点。顺时针游走,可达黄石松、前花园、摘星台、六奇阁等景点;反之,逆时针游走,则可达六奇阁、摘星台、黄石松等景点。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仙女散花


  先一天才在天子山观赏过“仙女散花”,想不到在黄石寨也看到了一处叫做“仙女散花”的景观。眺望右前方的一处石峰,峰顶有小树,似仙女的头饰,树下的巨石上部似仙女的头部,头部下边明显收缩,似仙女的颈部,而胸前突出的部分却好似仙女用双手环抱着的一大簇鲜花。虽然这里的“仙女散花”,比起天子山的“仙女散花”,稍逊色了几分,但也算是各具风韵,无独有偶吧。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仙女散花


  “雾海金龟”或许在有些云雾的天气,看起来更为神似。尽管如此,我们在晴天里看到的金龟,也仍是有模有样的。一处地势平坦的崖顶上,卧有一块龟状巨石,头部前伸,后身微翘,一副探头探脑的样子,憨态可掬。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猴帅点兵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猴帅点兵(2) 


  “猴帅点兵”则是一主多仆的群峰景观。右前方一处石峰,顶部有节,节上部分状如猴头,节下部分为猴身。仔细观之,深目高鼻,头微下倾,雄踞崖顶,威风八面,还真有几分将帅的风度。而那些猴帅面前的石峰,个个儿身体挺得笔直,似乎正在等着猴帅的调遣呢。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幽林山径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五指峰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五指峰(2)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五指峰(3) 


   离开后山,穿过一条幽境的林间石径,我们来到了一处叫做“五指峰”的观景台前。这里可以说是典型的张家界砂岩峰林景观地貌。由于峰林发育比较成熟,这里的山势分布倒有几分像山药棍一样,一根一根的。有几处相邻的山峰,看上去有点像张开的手掌,便有了一个很形象的雅号“五指峰”,也有叫它“手掌峰”的。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五指峰(3) 


   五指峰的西南不远处,是“摘星台”。它位于黄石寨顶东部伸出的一道约100米的山梁顶端,两块砂岩相叠构成了的一座观景台,有古松似伞,挺立其上。置身台上,上可望白云缭绕,下可观幽谷翠峰。1993年11 月28日清晨,国务委员张劲夫兴致勃勃登上此处观景时,天上尚有群星闪烁,似乎伸手可掬,遂称这里为“摘星台”。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双门迎宾  


   站在摘星台,可看到前方有几处相连的山峰,其间有两处豁口,宛若双门洞开。后来有人给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双门迎宾”。其实,除了有“三峰隔出两道门”的景观,这里的山色也是可圈可点的。放眼四周,松树遍布山谷和崖间,透过山门,可以看到更远处的一道道山岭,峰峦叠嶂,气象万千。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六奇阁 


   有人将张家界的山水风光概括为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兽奇及植物奇。出于这个说法儿,在黄石寨的最高处建了一座高3层的“六奇阁”。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远眺军地坪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峰峦叠嶂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远山如黛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高坡梯田 

                                 
   登上“六奇阁”,环顾四周,无限风光似乎都收纳入了眼帘之中。向东可远眺“摘星台”、“双门迎宾”;向西可远眺黄石寨的索道上站,向南远眺,军地坪城区依稀可辨;向西南、正北、西北,则可远眺迷魂台、夫妻岩等群峰峻岭。有人说这里为“黄石寨最佳凤景处”,看来确有几分道理。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横看成岭侧成峰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远近高低各不同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移步换景


   离开六奇阁,沿着环形步道,走走停停,停停看看,一路移步换景,流连忘返。由于角度的不同,“摘星台”、“双门迎宾”、“五指峰”等诸多奇峰,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飞云洞 


  不经意间看到一处陡峭的崖壁上生有一天然洞穴,后来得知这里是飞云洞。起雾时,或有云雾从洞内飘逸而出,弥漫至山谷,或有云雾由山谷向洞内飘逸。不管是云雾出洞,还是云雾入洞,谷中都会出现云海,海中石峰,时隐时现,宛如仙境。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情人峰 


  谁说石头无情?继续往东北方向行走,见到了两根紧紧相拥的石峰。左侧的体型较为浑实,状如帅哥;右侧的体形显得苗条,貌似美女。远远地望去,帅哥美女似乎在忘情地亲吻相拥,而这一“吻”便是沧海桑田亿万年!于是,这两根石峰,便有了一个很罗曼蒂克的名字:情人峰。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回音壁 


   遥望对面的石壁,宽阔而高深,似一道巨大的墙壁,横亘在人们的眼前。试着喊一声“喂-”,对面便传来了悠长的回声“喂----”。原来,这里正是黄石寨中的回音壁。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定海神针 


   一根叫做“定海神针”的石峰出现在了眼前。或许是角度的问题吧,先前在摘星台附近,横竖都没有看到它。“定海神针”,位于黄石寨环形步道东段的正东方向,上尖下钝,耸立于山谷之中。可以想象一下,当谷中遍布茫茫云海之时,一根针状的石峰耸立于其中,宛如中流砥柱,叫它“定海神针”,应该是名副其实吧。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黄石松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前花园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前花园(2) 

   记得袁家界有处叫做后花园的景观,谷中石峰林林,奇峰异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之相对应,黄石寨也有一处类似的景观,唤作“前花园”。你看,这里也是满谷青翠,草丰林茂,奇峰无双,形态各异。看来,若论前、后花园哪个最美,还真不好定论呢。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天桥遗墩 


   走着走着,就到后山了。还真有些累了,便在一处观景平台上,略作休憩。朝对过望去,山谷中有六座高高耸立的石峰,虽各不相连,但又呈带状分布,自成一线。远远地望去,貌似一座遗弃的天桥,只是桥上的石板不知何时被仙人抽去了,空留下六个桥墩,让人遗憾不已。此处的景观,也有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名字:“天桥遗墩”。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索道上站 


  再往前走,便是先前已经看过的“猴帅点兵”、“雾海金龟”等景观了。走马观花也好,观花走马也罢,正好沿着黄石寨顶的环形步道转了一圈儿。从坐索道上山,到原路返回,整个黄石寨的游览,大约用了两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

 

张家界:黄石寨顶 <wbr> <wbr>风景绝佳--湘楚行摄(13)

                                   黄石寨     美景天成

 

    有位游客面对眼前的黄石寨美景,曾这样说过:“看过了黄石寨,此生足矣;看过了黄石寨,觉得更要好好活下去了。”至于您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后记:下得索道后,又原路回到了张家界森林公园西门附近。想乘景区的车子回武陵源正门,便去了南侧的停车场,谁知竟出界了!竟然出了武陵源风景区的边界,不能再进去了。原来,在张家界森林公园西门,是没有通往武陵源正门的中巴的。除非你再回头进西门,穿越金鞭溪峡谷到东门的四水绕门处,才有车子可达武陵源正门。而西门南侧的停车场,已经是武陵源风景区的外边了,属于汽车客运站的地盘。上中巴车要另行买票,而且还需要转一次车才能到达武陵源的城区。这倒出乎我的预料,我以为买了武陵源风景区的门票,便可以免费在景区里乘坐中巴随意游走的。看来,出门在外,不能单凭想象行事。有很多事情,不是那么顺理成章的。好在中巴车管理规范,车票也不贵。虽然倒了一次车,但大约半个多小时我们便回到了所住的京溪国际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