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洹畔渔夫
洹畔渔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31
  • 关注人气:3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2008-06-16 20:18:48)
标签:

长春观

小南海

善应松涛

安阳风光

杂谈

分类: 洹畔撷英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初探善应镇

 

     善应镇是安阳市区西南20多公里处的一个小镇。小时侯在田里帮舅父干活儿,远远地望去,可以看到一座叫九龙山的小山,山尖上的小庙依稀可见。我问舅父:“那山后边是哪里?”“天喜镇”;“再往后呢?”“善应。”也就是那时起,有了探究那山后都有什么的念头。不觉中已过去四十余年。前年的7月4日,我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名为《 魅力源于变化/逢横而入 逢善而出》的一篇文章,写到了那山后的善应镇、小南海。但那是神游,全是根据纸上得来的东西整理而成,配发的照片,也都是网友的,用清风飘来的话讲,图片的版权不是自己的。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南海古庙   

 

    日前趁着三天假期,我抽出了一天的时间,在夫人的陪同下,到善应镇去实地游览了一番。天气很热,大部分时间被太阳照耀着,太温暖了,温暖得让人受不了。当然也有一些收获。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清澈的河水,那涌出的小水泡你看到了吗?

 

    这里是洹河上游的一部分。小镇就在河的两边,这段河也叫善应河,西南头连着小南海水库,东北头连着彰武水库。河水清澈见地,河道里的泉眼很多,泛着晶莹透亮的珍珠般的水珠。说起来这些涌出来的泉水是从善应西北的林洲横水镇的洹河经地下河潜流过来的。“逢横而入 逢善而出”,就是对这一独特地理现象的概括。河道修得很漂亮。我们从善应河桥的北头沿着河边一路向西前行,约半小时,来到了小南海,河的对岸依山建有一南海古庙,这个地方也由此得名。那小山上植有一片片苍翠的松柏,虽不高不密,却也多少找回了一些当年史志上所描绘的安阳八大古景之一的“善应松涛”的感觉。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小南海上有一座三叠桥,每层都开有桥孔,别具一格。桥的东侧已建成了水上公园,在这里泛舟,应当是件很惬意的事。这天的河水不是很大,桥东边一侧的漫水坪上,有不少游客正挽着裤腿儿,打着赤脚,在水中体验着清凉的感觉,笑意毫无掩饰地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小南海水库

    走过三叠桥,右转沿着半山腰中的一条山路,缓缓地上行,大约半小时,峰回路转,一座巍峨的大坝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洹河在这里逶迤而来,拐了一个大弯儿,大坝由东到西将河谷拦腰截断,形成了一座水库----小南海水库。远远望去,水阔峰奇,数叶轻舟在水面上荡漾,几抹白云如同一枝神笔,在蓝天上轻轻划了几笔,如诗如画,让人直叹大自然的神奇。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在一棵松树的阴凉下,稍事歇息后,我们便穿过大坝,沿着弯曲的山间公路,沿河谷继续右行。大约半小时,来到一个小山村口,墙上的几个字,提醒我们:长春观到了。抬头仰望,一座带有高高台阶的道观坐落在半山腰,看上去既有几分险峻,又有几分神秘。

 

    长春观是一处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建筑群,始建于唐代,为了纪念南宋全真教长春真人丘处机。丘处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道人,曾经北上为成吉思汗讲授养生之道,为我国道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0多度的气温,毒辣辣的太阳,照在道观大门下高高的台阶上。夫人走累了,坐在台阶唯一的一片荫凉里不想上了。我鼓起勇气攀了上去,是一个平台,再往上还有不少级台阶。继续上!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古井与护井老人                                 菩萨殿

 

    道观的门虚掩着,我推门而进,这才发现,长春观里的建筑,大致分别建在三个较大的阶梯上。一进门登上第一级平台,左边是叫做玉泉井的古井,右边是菩萨殿。井房很独特,下边是一庙状,上边是一凉亭。我喝了一口玉泉井的水,清凉中带些微甜,口感不错。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古井不深  但水量不小,堪称一绝,人称万口泉

 

   沿着玉泉井右侧的台阶,拾阶而上,又是一个平台。左边就是那个井房上的凉亭,建有大禹治水雕像;右边则是一个大殿,背靠山下,后墙下有洞状石屋,供有儒教祖师孔子塑像。大殿正面供有玉皇大帝的神象。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看看转花楼前的白光部分,即可想像出那天的日头有多毒!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黄帝和嫘祖的塑像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站在转花楼平台上看到的善应河

再往上走,是很陡的台阶,阳光灿烂,行走无影。一咬牙硬是登上去了。这里叫做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转花楼。一个大平台上,三面全是楼,楼后紧贴着山崖。正楼的一楼殿门虚掩着,轻推进去一看,供有黄帝和嫘祖的塑像。无楼的一面,正对着小南海。站在这里,往谷口望去,那似带的善应河道、如虹的三叠石桥,还有那金黄的麦田、起伏的山峦,都尽收眼里。

 

 

 

    下来的时候,我又到那玉泉井,喝了口泉水。如果你带着容器,是可以灌装这井水的,只要你在功德箱里放几张人民币即可。现在虽然美元不够坚挺,放几张估计也行。(那白色的塑料管连着长春观里的厨房)

 

 

    玉泉井的旁边,有几盆开得正艳的红花醡浆草。一只黑蝴蝶,在那里来回飞舞,忽停忽飞,想微拍它一下,还很不容易呢。折腾一番,算是把它的丽姿给纪录下来了。我想,也许它知道咱来趟长春观不易吧,早不来,晚不来,就在咱出现的时候,飞舞在你面前。

 初探善应镇-----洹畔随想(54)

                            黑色精灵

    出长春观, 又是一番阳光下的步行,半小时后,终于在三叠桥那里坐上了一辆中巴车,踏上了回城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