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氏孤儿》一半是金玉  一半是败絮

(2010-12-06 13:41:29)
标签:

娱乐

赵氏孤儿

葛优

分类: 热销品

文\单向街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

                          《赵氏孤儿》一半是金玉 <wbr> <wbr>一半是败絮

可以说,继《无极》之后,人到暮年的陈凯歌元气大伤,越发力不从心。《梅兰芳》的毁誉参半没能重拾当年风采,而这一次的《赵氏孤儿》依旧没能“笑春风”。一个传颂了千年的中国史诗悲剧本应是一出荡气回肠震撼心灵的好戏,但陈凯歌硬生生在三十分钟精彩的开场后把剧情拉成了一卷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如若不是靠葛优炉火纯青的演技撑下来,真让人担心《无极》的一幕会重现。

 

故事很简单:复仇,但要把“复仇”这个主题改编成滴水不漏的电影剧本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这次的陈凯歌显然让人失望,难道是《霸王别姬》时的才华已然用尽?而我只想说曾经的陈凯歌再也回不来了。

 

整个故事的脉络是“搜孤——救孤——抚孤——告孤”,很显然,陈大导演把重头戏放在了“搜孤——救孤”上,节奏紧凑有序,张驰有度,人物关系交代得清水一样见底,气氛烘托得也让人揪心不已,欲罢不能。而一干老戏骨接连出场,再加上海清等中青年演员的给力表演(不过范冰冰仍然“花瓶”玉立啊),这一段着实张力十足,吊人胃口。但也仅仅三十分钟前戏而已,当一众“酱油瓶”纷纷倒下,可以说高潮提前谢幕。后半段如同白开水一般,从“抚孤”到“告孤”,剧情直转急下,陷入了一场无味无聊的“少儿教育”以及程婴、韩厥和屠岸贾三个大男人的“打情骂俏”“争风吃醋”上。韩厥的哀怨,程婴的窝囊,屠岸贾的装可爱,彻底萌翻了腐女一族。 “你这样,对勃儿(赵武又名程勃)公平吗?这8年,你对我又公平吗?”、“你说,他(赵孤)不会把咱俩的事告诉屠岸贾吧?”那幽怨的眼神和语气,活像一对为儿女成长发愁的小夫妻,令观众频频笑场。十五年的隐忍和复仇大计,十五年的抚孤和赵孤的成长史彻彻底底在耍贫嘴中流失殆尽,本应是重中之重,却全败在这里。

 

首先,赵孤是重点之一。试想一个十五年都活在谎言里的孩子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刻能没有激烈的内心挣扎和自我崩溃吗?一边是养父一边是义父,这本是最可挖掘的地方,恰恰陈大导演忽略了这一点,用大量篇幅展现一些徒劳无益的斗嘴和赵孤打仗的章节上,白白浪费了一出精彩的大戏。

 

其次,自相矛盾难圆其说。庄姬在“托孤”时的台词是:不要告诉他父母是谁,不要告诉他仇人是谁,让他过老百姓的日子。陈凯歌用现代人的角度从一开篇就为这个复仇故事奠定了基调:淡化复仇。或许是为了区别于纪君祥元杂剧的蓝本,又或许是为了彰显自己立意的高度,所以影片后半段选择了拖沓的“温情”模式,但又要为了完全不颠覆原来的复仇主题,又得兼顾影片的所谓“悬疑好看”和票房,所以陈大导演在表现赵孤何接受事实并向感情深厚的干爹刺出剑以及韩厥刺杀这一情节时,显得突兀而矫情。况且电影里的最大硬伤是程婴的“复仇图”到最后没了交代,所以让结局站不住脚,最后只能以浪漫化的处理方式来草草了事,落得个好戏烂尾的下场。

 

“影片上映后,不管有什么评价,我们都要照单全收。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对观众说:敬请原谅,下回改正。”这一次,陈凯歌倒是放低了姿态,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招架住一片骂声呢?

 



《赵氏孤儿》一半是金玉 <wbr> <wbr>一半是败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