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钟摆——观电影《剃头匠》有感

(2013-04-16 20:45:24)
标签:

写实

人性

活法

哈斯朝鲁

电影

分类: 【音影梦舞】

      最近看了几部国内影片,无论老新,都较沉重,且有共性:社会底层,平凡人,写实,透着生命的窘迫、心酸与无奈、压抑及失衡。但每一部电影都反映了贴近的现实,真实的人性。

 

第一部       蔡尚君导演的《人山人海》。

        陈建斌主演的铁老大几年前在外地打工回到家乡之后,就不愿再离开家乡了,他决心安于现状,在茫茫

        大山深处养家糊口。他与弟弟在乡村的垭口开着摩的,维持基本的生计。一个午后,摩的司机们围聚于垭口等待乘客。铁老大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与兄弟的最后一次见面。一个乘坐弟弟摩托的长发青年(吴秀波 饰)在静谧的半道捅死了他弟弟,为了找到劫车杀害自家兄弟的凶手,铁老大千辛万苦,颠沛奔波,贵州,重庆,内蒙,江西黑矿,千里追凶。

 

第二部  谢添导演的《茶馆》。

        老舍的原著,谢添的导演,于是之饰演的茶馆王掌柜。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

        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玲珑活络,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

        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

        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各自不同的生存状态……暂不表原著厚重的历史

        感,众多人物塑造的鲜活性,单单就演员表,哪一个不是响当当名副其实的老戏骨:于是之,英若诚,

        胡宗 ,郑榕,黄宗洛……愧为一部经典的黑白老电影。

 

第三部  王竞导演的《万箭穿心》。

        颇具湖北特色的一部影片。故事讲上世纪90年代,武汉汉正街上一名年近不惑之年的个体户李宝莉(颜

        丙燕 饰)搬进了新房,谁知生活的打击预言般接踵而至。性格内向的丈夫的一次外遇被李宝莉跟踪发

        现,万般痛苦下她匿名电话举报,使丈夫失去了部门领导的职位,其夫后又因此事牵连被下岗,加之婆

        媳关系不和,丈夫不堪种种重击跳江离开人世,个性倔强的李宝莉放下所有怨恨与伤痛,为了维持生

        计,供儿子上学,毅然决然去市场做起了粗活——“女扁担”。千辛万苦把儿子养育到了考上大学的那

        一天,而这一天恰恰成为儿子撵她出门、与其断绝关系的日子,此刻,犹如万箭穿心

 

第四部   哈斯朝鲁导演的《剃头匠》。

        前三部电影比较沉重,这第四部虽说画面平淡,故事没什么故事,情节也没什么情节,且片中都是一些

       迈老人接二连三相继离世的画面和话题,但是整部片子平实,轻松,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http://s10/mw690/49f2485agda7a63092599&690
   

  影片的主人公敬大爷(靖奎饰)是个九十三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他有八十多年的剃头经历,一直住在

  京什刹海的老居民区的大杂院里,过着京城最底层最普通也最平淡的生活,他总是脚踏三轮带着他那套

  剃头的家伙事给老主顾们上门剃头、陪他们聊天,回家后再拨弄着自己那座每天慢五分钟的老座钟,他

  希望每个人(也包括他自己)干干净净的来到人世,也希望人们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离去……

   

  以类似纪录片形式讲述一位老人恬淡而平凡的生活,平铺直叙的电影叙事方式让人倍感亲切和熨帖。

   敬大爷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干净、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打扰子女,不给他们添麻烦。

      

       片中有两处话语我非常喜欢,其一是敬大爷给老米头上门剃头时的一段对话:

 

            http://s14/mw690/49f2485agda7a648fedbd&690

     敬大爷:老米在家吗?我给你剃头来罗!哎呀,你这屋,什么味啊?(边说边给他打开窗

           户,拉开窗帘)什么时候你还不起啊?你老坐着还行啊,得活动着点啊。

     米大爷:一个人,不爱动弹,请坐,坐下吧。

     敬大爷:你吃了吗?

     米大爷:不饿。

     敬大爷:身体怎么样啊?

     米大爷:挺健康。

     敬大爷:别净躺着,得活动。你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你别招人家讨厌。

     米大爷:咱都这岁数了,啊,有一天没一天啦,谁看咱们?

     敬大爷:没人看你就没人看你,你别显得自个儿窝囊。

     米大爷:是,是。

     敬大爷:能动弹就外边溜溜弯,别净在家里看电视,都看傻了。

           没事跟大伙玩会牌,玩牌是脑力劳动。

           穿上新衣裳,干干净净的,利利索索的。

     米大爷:是,换件衣裳,干干净净的,利利索索的。

 

其二是影片后半截,敬大爷打听完殡仪馆丧事手续和程序之后,回家自己给做了个人生总结,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梳子,习惯性地梳理好一贯齐整的白发,清清楚楚地对着录音机说出这段独白,这段自说自话、东拉西扯、自自然然的内心道白,看得我不禁发自内心地笑了起来:这真是个好老头,真实,可敬,让人喜爱。

他这样讲述了他平凡的一生——

 

“我姓敬,我叫敬广才。阿,民国二年出生于北京,那会儿还叫北平呢。我跟王守义先生读私塾,我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中庸》《大学》《论语》《孟子》,《五经》《四书》我都念完,认识不少的字。可是,我不是读书的材料,我又学武术闯荡江湖,也没成。我又想学唱戏,当武生,可是,我父母不答应,没法子,我又学剃头,学徒三年,一进门给师傅师母倒尿盆。

啊,殡仪馆跟我要五百个字生平简介,那有多少啊?!

有一次啊,我做过一件悬事,什么呢,东城区有个司令叫我剃头去,我给他剃完头啊,刮脸,我呢,有点累了,我把他眉毛啊给他刮下去一点去,我就害怕了,我也不困了,我回家去啊,我就害怕,有半个月我心里才踏实,到一个月了呢,勤务员又去了,说还叫你们那小孩去,我又去了,去我可是害怕了,我说捅一娄子啊,知道啊,在门口啊,转了好几个弯,我一想,不去也不行,豁出去了,我就去。我就去给他推头,推完头呢,我又给他刮脸,司令说,我这眉毛长出来没有,我说长出来了我对不起您,我说对不起您,人家大人有容人之量,没怎么我,我跟人家混得跟一家子人似的,有时打牌也叫我去,我说这人呢,做人呢,得啊,别觉得自己了不起,得有容人之量,别较劲。

我这人呢,好交朋友,没跟人吵过架,也没跟人红过脸,我也不该别人的钱,我对穷的,有钱的,做官的,对顾客我是一视同仁。我有两个老伴,大老伴比我大三岁,二老伴呢比我小几岁,好人,会过日子。我有一个儿子,叫敬大为,是头一个老伴生的,这孩子幼小的时候啊,念书贪玩,到了十三岁,我托那个谭老板让他学戏去,因为他嗓子不行,我又叫他学武术,他尽跟人家打架,没法子,他又当了工人了。当工人呢,跟同事合不来,跟街坊四邻呢,也合不来,自己弄了一身毛病。到了退休了呢,他的毛病还不改。您说他,哪样哪点他也不随我,我说他干什么呀。……

 

此处停顿良久,欲言又止,意犹未尽。然后,敬大爷换了盘磁带,是段京剧,唱腔幽幽远远,老人家独自安静地坐在夜里,默默听着,而那盘刚刚录好的磁带,叫他的那只名叫“妞妞”的黑猫给扯乱了,跌落到地上……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每一个生命可能都希望活出点意义,留下点什么。敬大爷这样说完了他的丧礼上的“个人简介”,也是希望对自己有个交代,对人生做个了结,给后人留下点念想。如此平淡平凡的一生,活得对得起自己,有自尊。足矣。

 

他那盏每天慢五分钟的老式座钟,终于在某一天停摆了。

 

老人家并没有停摆。影片结束于敬大爷——仔细包裹好座钟——踩上三轮,要送钟表去修理——慢悠悠骑行在胡同里的渐行渐远的背影,同时,伴以熟悉的老北京三弦的乐音。

 

   

     http://s5/mw690/49f2485agda7a18d4c5a4&690

     老演员靖奎,演得极其自然真实,或者说,他根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过着自己的日子。

       

     http://s13/mw690/49f2485agda7a1c39a5dc&690

       导演哈斯朝200610月应邀参加中国新锐导演特辑亮相东京国际电影节;200612影片《剃头匠》获得了第37届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孔雀奖2008年,在第十八届法国奥贝尔维耶国际电影上,哈斯朝鲁再次凭《剃头匠》摘得最佳导演奖。

 

 

http://s6/mw690/49f2485atdc2a48e48405&690


(四月赴京,王府井大街上还真找到了剃头匠,坐了回人力车)

http://s12/mw690/49f2485atdc2a4eb0645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